王凯萍|【洞庭作家】王凯萍/我的四位母亲

我的四位母亲
作者:王凯萍
王凯萍|【洞庭作家】王凯萍/我的四位母亲
本文图片

很少有人有我这么多母亲 。 除了继母之外 , 我真的有四位母亲 , 在我成长的各个阶段 , 有如神助般地出现 , 像完成接力那样来克尽母职 , 倾情护佑 , 为我的健康成长助力!她们无一例外都是我真正的母亲 , 是与我发生着水乳交融般的生命与情感关联的人 , 是我永生难忘的亲人 。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 , 她们虽都早已作古 , 但她们给予我的爱 , 给予我的无私的恩惠和垂范 , 却使我的一生都拥有了无法磨灭的人性的温慰与滋养 , 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呵!因此 , 我要写一篇纪念她们的文章 , 来记述我所承受过的无私母爱的雨露滋润 , 也记述我们的母女情深——
我的第一位母亲当然是我的亲娘 , 她叫刘伯纯 , 是一位资深的老革命 。 许多认识我母亲的人都说我的个性气质很像她 , 热情爽朗 , 大度坦诚 , 可见母亲是一位很受别人好评的人 。 我的母亲35岁才生我 , 视我为她的第二生命 。 她的第一生命早已献给了革命事业 , 两相比较 , 我便仍稍有不如 。 有事实为证:54年举世闻名的大洪灾袭击益阳时 , 我才刚出生不到四个月 , 为了带领群众抗洪救灾 , 她把吃奶的我交托给父亲 , 自己吃住到了防洪大堤上 。 紧接着洪水便进了街 , 她又随抗洪指挥部去救助灾民 , 整整17天 , 我没有奶水 , 也无法购置奶粉 , 父亲只能用西瓜水调饼干喂我 , 好不容易等到大水退了 , 母亲累病了 , 我也患了急性肠炎 , 母女二人同时住院 , 这时面对骨瘦如柴、嗷嗷待哺的我 , 母亲才急得直掉眼泪 。 而她的工作又不允许她来长期精心照料一个病孩 , 就这样 , 我的第二个母亲便应运而来 。
我的第二位母亲是一位端庄温厚的家庭妇女 , 名叫周美英 。 其时 , 她的独生女已出嫁 , 这便使得她能心无旁骛地把全副精力都用来照顾我 。 而最重要的是 , 她有一颗无比仁慈的爱心 , 就像爱自己的亲骨肉那样来爱我 。 因此从我四个多月起由她抱回家抚养 , 直到六岁多回自己家 ,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 , 除了周末节假和父母团聚外 , 更多的时间是和她一起度过 。 我对她的感情可以说比对亲娘的更深厚 , 以致长到好大 , 我也不肯承认她只是我的养娘 。 为了照顾女儿的感情 , 父母想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 让我一视同仁地叫这两位妈妈为“派出所妈妈”和“周美英妈妈” 。 这两个别出心裁的称呼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 , 在我心中依然都能唤起无比的眷恋 。 记忆最深的是周美英妈妈家的那只小炭炉 , 由于听说炭火煮出来的食物小孩子吃了不上火 , 即使只是三口之家 , 我的饭食也全都由炭火单独煨煮 。 有一连串模糊的记忆 , 是周美英妈妈拿着小碗跟在我后面喂饭 , 那只小炉上还一直热着我的另一部分饭菜 。 许多时候 , 她把我抱在怀里 , 轻轻柔柔地教唱童谣:“提篮(姐) , kuai篮(姐) , kuai到娘屋里看娘(姐)......”“推谷(姐) , 轧谷(姐) , 轧只粑粑伢(姐)呷......” , 连同我在“派出所妈妈”那里学唱的“小燕子 , 穿花衣 , 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花篮的花儿香 , 听我来唱一唱......”是两位母亲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对我进行的早期教育 , 她们共同把我培养成了一个能歌善舞、活泼伶俐的小公主 。
可是不幸的是 , 周美英妈妈在我六岁多时得了伤寒 , 并从此损坏了健康 , 无法再带我 , 我不得不回到父母身边去启蒙读书 。 然而 , 一年后 , 我的母亲也猝然去世!母亲没有了 , 我们一家在益阳举目无亲 , 父亲不堪忍受亡妻之痛 , 每天牵着我躅躇在街头 , 不敢回那个名存实亡的家 , 就在这种近乎绝望的伤痛中 , 是周美英妈妈向我们伸出援手 , 把我们接到她的家中住下 , 整整两年多时间 , 等父亲从哀痛中缓过劲来 , 她又力劝父亲续弦 , 好让自己重新拥有一个家 。 之后 , 善良敦厚的周美英妈妈和干爹主动腾出正房 , 给父亲布置了新房 。 尽管我们很快就搬出去住了 , 但我和周美英妈妈仍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 在我的心目中 , 她永远都是我的好妈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