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龙虱通常有两种吃法:和味龙虱和椒盐龙虱 。 前者用沸水灼一下 , 停火浸泡片刻 , 用沸水汆了以除去昆虫的异味 , 然后用油盐香料调味 , 把它腌渍一阵 , 入味之后隔水蒸熟 。 后者是灼后油炸 , 再拌上花椒盐 。 前者味厚 , 后者香口 。 我觉得龙虱最好的做法是“和味” , 所谓“和” , 就是平和清淡的意思 。 粤菜讲究“鸡有鸡味 , 鱼有鱼味” , 同理“虫有虫味” , 其核心要义 , 就是不能用油炸、油辣椒之类的重口去掩盖虫子的本味 。 街上的小贩制作更简单 , 把龙虱灼过 , 调味 , 沥干水 , 用油炒一下便成 。 龙虱中最极品的是金边龙虱 , 也就是母龙虱 。 因为虫体边缘有一圈淡金色的镶边而得名 。 金边龙虱个体小 , 甲翅软 , 没有异味 , 可以像吃花生米那样整个扔进嘴里 。 母龙虱比公龙虱好吃!怎么区分?展开看前足有没有吸盘 , 公龙虱有 , 母龙虱没有 。
【作者:黎荔1926年 鲁迅没有尝过龙虱】金边龙虱不常见 , 因为体型小 , 不好捕捉 , 所以通常吃的都是公龙虱 。 怎么吃呢?拿起一只龙虱 , 拔掉头部 , 剥掉足翅 , 便见颈部露出肚腹里白白的奶色样内容物 , 黑色硬翅底下 , 衬有白褐交替的背纹 , 除头时要注意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旋动 , 连带拉出龙虱连接头部的内脏 , 以除去内脏的苦腥味 。 不懂的人在拧龙虱头时用力过猛 , 一下把线状物扯断 , 肠肚还留在体内 , 吃下去便有点儿腥味 , 毕竟龙虱可是凶猛的肉食性昆虫啊!龙虱本身有轻微咸味 , 不用额外调味 。 放入口中 , 稍为一嚼 , 咯咯作响 , 其实没有多少肉可吃 , 只是有点咸鲜味 , 完全是过上口瘾的感觉 。
文章图片
记得上小学时 , 父母工作忙 , 每天给我三毛钱 , 让我自己上学路上吃早餐 。 馋嘴上来了 , 我会刻意省下一点早餐钱 , 比如将三毛钱一碗的扣肉河粉(或者牛腩、叉烧、牛排、猪脚、田螺等荤菜搭配的河粉)改为两角钱的腐竹素粉、青菜素粉 , 甚至一毛钱的净粉斋粉 , 这样放学以后 , 就有一两毛钱的零花钱可花了!一毛钱能买到什么?可以买到一把乌黑发亮的和味龙虱!小贩还可以让我自己挑 , 虽然都差不多大小 , 但总有个头略大一些的肥龙虱 , 快半个手掌心大 , 感觉吃起来味道更醇厚!小贩用一张牛皮纸包了个三角包给我 , 一路走一路吃 , 龙虱就是当做零食吃的 , 一只只咸香酥脆 , 饱满肥美 , 可以在嘴里嚼半天 。
记得以前我写过一篇《南方蟑螂与原初大地》 , 起因是当时网络江湖掀起了一场北方蟑螂和南方蟑螂的大论战 ,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小强 , 据说来到南方的北方人 , 没有一个不对嚣张至极的南方蟑螂产生敬畏之心 , 受到了强烈惊吓 。 南方蟑螂简直不要太可怕!从广州到厦门 , 从南宁到海口……北方人的尖叫声遍布在南方很多城市 , 来到了蛇虫出没的南方 , 北方人只能感叹“笑着活下去”!其实 , 把南方蟑螂说成是飞天神武大将军 , 多半是恶搞吧?那有那么可怕让人瑟瑟发抖 。 所谓穷山恶水之处 , 嶂气蚊虫妖冶 , 其实就是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好 , 万物皆悠然而生 。 你说 , 生活在小强们活蹦乱跳、四处出没的地方 , 当它们出列上街甚至当空起舞时 , 还有那闲功夫甩手爆哭尖叫什么的 , 拿起手边随便什么物件 , 小心翼翼地靠近 , 然后快狠准地迅速拍死它 , 或者上前一脚踩扁 , 这不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吗?有什么怕的不要不要的?如果对肥大的南方蟑螂都有心理阴影 , 那么与蟑螂有些相似、但更为乌黑油亮的龙虱 , 岂不是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暗黑料理”?你说 , 当北方人看到大街上走来的一个老广 , 将一只椒盐龙虱咬得嘎吱脆 , 误以为那南蛮正在口吞蟑螂 , 会不会大惊失色、落荒而逃?哎哎别跑呀!我还没有说清蒸沙虫(一种海生蠕虫)、爆炒蝎子、白灼地龙(地龙就是蚯蚓)、水煮桂花蝉(一种长得像蝉的水生昆虫)、油炸竹虫(一种寄生在竹筒内的虫子)、油炸蜂蛹、禾虫焗蛋(禾虫又名沙蚕 , 生长在水稻田里的一种虫子 , 颜色黄红绿交替 , 长着密密麻麻疣足)……发现我自顾自讲得兴高采烈 , 身边已空无一人 , 吃虫子的人 , 总是孤独到没朋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人类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一首触觉的交响诗
- 心大了,事就小了
- 红楼梦|穷男人的人品如何?红楼梦作者真是好笔力,写得入木三分
- 末人化社会
- 以驯养之名
- 作者:黎荔看到一篇研究文章 从乌鸦谈起分析复仇行为
- 作者:黎荔一叶落 秋叶绕着灵魂旋转
- 作者:黎荔在初秋的日子里 领略透明之美
- 作者:黎荔想起艾米莉?狄金森的一句话 太阳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 作者:黎荔不知道为什么 一根藤的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