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后,上海公园2位退休老人大打出手,揭露一个残酷事实( 二 )


内心没有锚点 , 精神价值就会缺失 。
生活没有重心 , 才会把有限的精力倾泄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 为无关紧要的破事牵扯大量注意力 。
当我们的生活没有目标时 , 就像没有方向的船 , 风往哪吹就往哪跑 , 很容易就陷入“羊群效应” , 随波逐流 , 注意力轻易地就被食利者们精心制作的产品侵袭 。
他们凭借精准的大数据分析 , 给你“投喂”各种火爆短视频、娱乐爽文、奇谈怪论 , 攫取你的注意力 , 刺激你的多巴胺 , 操控你大脑的赏罚机制 。
同时 ,
强化你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度和敏感度 , 不断的让你追求爽、爽、要更爽 , 嗨、嗨、要更嗨 , 持续地掏空你的注意力 。
现代社会的残忍不在于一剑封喉 , 而是通过精准的算法 , 推荐海量的你感兴趣的信息淹没你 , 劫持你的注意力 , 温水煮青蛙式地废掉你 。
你无力抗拒 , 无法出控诉 , 无法反驳 。 因为好像一切都是你自由的选择 。
新媒体作家周冲说:“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 , 当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 , 当你只看综艺与肥皂剧 , ......毁灭就已经发生了 。 ”
俄乌冲突后,上海公园2位退休老人大打出手,揭露一个残酷事实
文章图片
3
对抗异化 , 如何找回注意力?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说:“天才 , 首先是注意力 。 ”
企业家冯仑说:“一个人真正的伟大不是领导别人 , 而在于管理自己 。 ”
管理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管理注意力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书中有个很深刻的观点: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 。 “注意力”是在任何地方“挖掘”价值的最基本工具 。
注意力>时间>金钱 , 一个人的注意力有限 , 且不可再生 。
注意力是如此的重要 , 但现实好像有点无力 。
微软公司在加拿大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
人类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已经从2000年的12秒 , 减少到了2013年的8秒 。 加上近10年各种短视频的催化 , 我们的注意力几乎要被瓦解殆尽 。
多余的注意力被工业软件吃抹的一干二净 , 仅有的往往很难集中做事 。
不过 , 只要找对方法 , 我们还是可以夺回自己的注意力 。
1、建立内部控制点
内部控制点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 , 讲的是个体会相信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行为 , 并且认为每一个行为都有其后果 , 这些后果取决于他们是否要主动控制这个结果 。
简单说 , 对于外界的刺激诱惑 , 我们并非毫无反抗 , 放任神经反射自动进行 , 乖乖束手就擒 。
反而是 , 可以在外部刺激和大脑回应的中间 , 建立内部控制点 , 去捕捉、理解、反馈外界的刺激 , 给自己留思考的余地 , 让注意力免遭外界的扰动 。
比如 , 想点开娱乐软件时 , 先暂停几秒 , 思考一下 , 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
比如 , 想浏览某些网站的时候 , 思考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
2、物理环境隔离
人是环境的产物 , 会被环境塑造 。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说:“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 。 我们塑造了工具 , 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 ”
人类发明了科技 , 反过来科技会驯化我们的注意力 。 比如算法推荐的视频几乎永远都是你感兴趣、很火爆、很吸睛的视频 , 这符合“投喂”人性的逻辑 。
所以 , 你可以适当卸载一些app , 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物理隔离环境很重要 , 给注意力“网络断食” 。
个人的经验是 , 每次有想刷它们的冲动 , 考虑到还要去搜索-下载-安装 , 等上1-2分钟 , 麻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