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fufu、蔻蔻、米兰达
【受害者 受害者心态:一直在抱怨,但从未改变。你身边有这种朋友吗?】撰文 / 蔻蔻、米兰达、fufu
插画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我朋友身边有一位同事,经常向她抱怨自己的生活:
文章图片
起初,朋友很同情同事的遭遇,总是想办法安慰她,为她提供帮助 。可是每当朋友提出解决方案是,同事总会直接否决:
文章图片
或者,因为朋友提供帮助的行为而感到被冒犯:
文章图片
朋友向我说起这件事,希望我给她一点建议 。她希望能够帮助到对方,同时也不希望继续现在这样让人疲惫的沟通方式 。
听描述,朋友的同事很可能被受害者心态所困 。受害者心态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我们都应该警惕受害者心态?如果你或你身边就有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改变?
文章图片
我们的身边可能会有这样一类人 。Ta们永远在抱怨,觉得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敌人 。可每当别人想要帮助ta时,却又总给自己找借口,甚至反过来攻击他人 。
这样以消极且无力的思维方式,让ta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辜的受害者,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 。
通常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都有以下几种标志(Brennan, 2021):
- Ta将自己生活中的不顺怪罪于别人身上
- Ta坚信这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
- Ta觉得自己无力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任何问题
- Ta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走投无路了,并且用消极的态度处理事情
- 当别人给ta提意见时,ta会觉得别人是在攻击ta
- Ta会为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而感到庆幸
- Ta的周围也充斥着那些责怪别人、自我抱怨的人
- Ta无法审视自己的错误并为此做出改变
受害者们秉持着一种负面的人生观,认为所有的事都不是ta们的错,永远都是周围的人的责任,又或是这个社会的责任 。即使我们想要帮助、提供意见,ta们也能整理出一大堆借口不愿改变 。
有受害者心理的人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不幸的,坚信任何人和事都无法阻挡坏事降临在自己身上 。久而久之,ta就不再会为了改变自己生活而努力,因为一切改变对于ta来说都是徒劳 。
Gabay等人(2020)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长期的受害者心态会逐渐形成一种人格特质,并且这种特质很难转变 。
![受害者 受害者心态:一直在抱怨,但从未改变。你身边有这种朋友吗?](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9/9b3c21faj00r8zq6t000ic000fn00adm.jpg&thumbnail=750x2147483647&quality=85&type=jpg)
文章图片
研究人员归类了具有受害者人格特质的人的四大特征:
1. 需要他人承认自己是一个受害者;
2. 认为自己在道德上是纯粹无暇的,任何反对、批判或者“加害”(这里并不一定存在实质的加害行为)自己的人则是完全不道德的;
3. 反复回忆自己被人伤害的经历并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我们一直以为爱玩是男人的天性。|顾家的女人,家庭永远是第一位
- 总觉着喜欢的东西都会一直发着光 你好好活你的人生,做好自己的课题,免罹事与愿违之苦
- 归零的心态,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
- 01季羡林先生曾说:“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随缘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心态
- 爱情无关乎年龄也和身份无关 年龄不是问题,我们更需要去调整心态
- 正常情况下 相亲加微信后女生一直不回复是什么原因?
- 史上最牛师生恋:此人追人妻一直到人家里,丈夫却拱手让妻,还和他拜把子
- 苏轼 人生下半场:情绪要控,欲望要少,低谷要熬,心态要平
- 真正厉害的人,一直很努力,从来不着急,还习惯静待花开
- 章泽天 刘强东事件3年后,28岁章泽天终于下狠手:不离婚的她,原来一直在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