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常|文礼常谈|学问与做人之道——坦荡、开朗、简易、大方

文礼常|文礼常谈|学问与做人之道——坦荡、开朗、简易、大方
本文图片

编者按
在文礼书院的课业与生活 , 无论大小 , 院长季谦先生必给学生以随机指点 。 本篇为一次拜圣训勉时季谦先生随机指点学子的讲话实录(已收录于《王财贵65文集·永恒的理想:文礼书院》) , 现重刊于此以飨众师友 。
大道至简 , 你要依理而行 , 大方大器 。 一心一意 , 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 把生活过好 , 你家里的父母也希望你这样 , 同学也希望你这样 , 老师也希望你这样 。 做人不要小气 , 越小气越内缩 , 小气内缩就是多照顾自己 , 什么事情都想到自己 , 于是就像老子说的“宠辱若惊” 。 为什么宠辱若惊呢?因为“贵大患若身” , 患就是你人生所有的烦忧、不如意 , 而且那些患最后变成大患 , 你会贵这个大患 , 就是你对那些患很看重 , 看重到什么地步?看重到若身 , 身就是你的身体 , 你现实的生命 , 好像你的身体受到威胁 , 现实生命就要完蛋了一样 , 所以“得之若惊 , 失之若惊” 。 其实有那么严重吗?平日一般的风言风语有什么严重的?是你把它看得严重了 , 所以你就“得之若惊 , 失之若惊” , 过着虚幻而又痛苦的人生 , 这不是很愚昧吗?所以老子又说“及吾无身 , 吾有何患?”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 , 不要随时都想着自己吃了多少亏了 , 你不要这样想 , 不要小气 , 要大方;大方就是把自己张开来 , 坦荡荡 , 小气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 , 只好整天长戚戚了 。
封闭起来 , 就是这个“厶”字 。 这个厶字 , 就是这个“私”的本字最初的造型 。 韩非子解释这字形 , 说是“自环为私” , 你看这个字自己把自己圈起来 , 叫做自环 , 表示“自私”之意 。 如果在这字的上面左右各加一撇 , 成个八 , 八就是分别 。 我的文字学老师说 , 八就是背 , 两只胳膊一左一右相背 , 所以八就是背 , 就是往两边走 。 八和厶合起来 , 就是公 , 韩非子说是“背厶为公” , 跟私相反就是公 。 所以要检查自己的一念心是公心呢还是私心呢 , 这不是很简单吗?要把自己用墙四面围起来 , 越围越小、越围越小……那不是小气吗?小气其实是就是自私的结果 , 因为他老是想着自己 。 环得越小越小 , 就越有我 , 有我就是只看重自己 , 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 , 那叫自私 。 如果遇到什么事情都想着自己 , 又用一种很美丽的言辞来掩饰 , 那叫“巧言令色” 。 这个人如果能展开他的心量 , 不是就大方了吗?心里一片诚意 , 坦坦荡荡 , 不是很令人愉快吗?再用这坦荡的心去爱人 , 人间因为有你而充满温暖 , 那是人生何等可乐的事情啊 , 你怎么不做这种人呢?
因为人的习气太重 , 整个社会的风气太坏 , 所以我们只有通过经典 , 才能学到人生的正常态度 , 你要过正常的人生 , 就是要开朗 。 经典每一句都叫我们开朗 , 但现实的世界里 , 几乎每一天每一处都在教导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 你要走哪条人生之路?应该知所选择 , 你只有开朗了 , 你的心才能够真正地平静 。 我们为什么要开书院 , 就是为了培养一些有这样特质的人格 , 为什么要教人读经 , 也是为了这个理由 。
【文礼常|文礼常谈|学问与做人之道——坦荡、开朗、简易、大方】平静不是一团死水 , 平静只是不再有躁动;平静不是苍白冷清 , 它的内蕴是充实饱满的 , 像一座山一样 , 厚重浑雄 , 摇撼不动 , 安定自在 。 有了这种静定的心量 , 你学习才能长进 。 心思杂乱、态度扭捏 , 气息浮躁 , 学问也很难长进 。 你把人做好了 , 学问也做好了;把学问做好了 , 人也做好了 。 这两件事是相通的 。 所以希望要过简单的生活 , 心思非常简单 , 行为举止非常简单 , 这个简单不是一般的简单 , 而是简易 。 《易经》说“乾以易知 , 坤以简能;易则易知 , 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 , 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 , 有功则可大 , 可久则贤人之德 , 可大则贤人之业也 。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 天下之理得 , 而成位乎其中矣 。 ”这一段话很大气 , 大家要口诵心唯念兹在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