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爱恨的缘起
文章图片
从心理学角度看 ,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一些人和讨厌另一些人?
文章图片
(一)自然的 , 本性使然
世界万物 , 有姹紫嫣红的耀眼夺目、有凄凉杀戮的惨不忍睹 , 有白有黑 , 有生有死 , 有美有丑....人类 , 亦然 。
卢梭在《人类的不平等起源》中阐述了 , 人在原始人类时 , 部落群中那些长相高大、好看的人就备受青睐和关注 , 弱而丑的被冷落 。 逐渐的群居生活中 ,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爱美、爱强大 。
弱肉强食 , 是动物本性 。 爱慕美好 , 是人的天性 。
人类进化至今 , 都存在“人往高处走 , 水往低处流”的吸引力法则 。
文明无论发展到何时 , 人的爱美厌丑之心 , 是永恒不变的 。
因此 , 人们喜欢自己觉得好的人 , 讨厌自己觉得丑陋的人 , 没特别原因 , 本性使然 。
文章图片
(二)仿同 , 学会的
人的成长 , 大概是在比较中学习和长大 。
在受外界教育中比较:好与坏、对与错、爱与恨、可爱与否、正确与否、受伤与否、有用与否、出息与否......人 , 在这无限的比较中经验着爱恨情愁、经验着自我认识 。
如果 , 抚养人和社会环境 , 从小赋予给我们的 , 更多是什么叫诚实、可爱、善良、尊重、宽容等东西要拥有 , 什么是欺凌、可恶、不好的东西要抵制 , 那么 , 我们懂得也学会了与人为善 , 也爱憎分明的为人处世 。
如果 , 人从小被赋予的更多是仇恨教育:恨他人太强 , 恨环境恶劣 , 恨他人的傲慢 , 恨世界不公 , 恨自己不如别人 , 恨吝啬等等 , 那么 , 他的内心埋进的更多是不好 , 人际模式容易是:既不喜欢或讨厌别人 , 也不喜欢或讨厌自己 。
不同类型的人 , 如阳光活泼、乐于助人、诚信善良的可爱型 , 虚伪功利、狭隘、阳奉阴违的讨厌型 , 都是人自小通过仿效、认同的结果 。
文章图片
(三)感受的使然
我们喜欢什么 , 不喜欢什么 , 很多时候是凭自己的感觉 。 比如有人喜欢晴天、讨厌下雨 , 有人很喜欢下雨、看雨、听雨 。
我们喜欢谁 , 不喜欢谁 , 很多时候也是凭感觉 。 比如谈恋爱 , 并不因为你多么有钱有才 , 也不因为你长相一般 , 甚至很丑 , 而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感受的驱使你对谁谁有喜欢的冲动 。
人的感受是丰富多彩 , 甚至是微妙奇怪的 。
你很难解释 , 有人为何那么厌恶一只蟑螂 , 又为什么有人对捉蚯蚓 , 乐不知疲?
当我们被特殊关爱时 , 顿感温暖 , 当被当众责难时 , 会凸生尴尬 , 或怒气涌动 。
【熊玲:爱恨的缘起】当我们遇见与自己共性多的人 , 自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好感;若遇与自己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相悖的人 , 也会悠然生起不那么舒服的抵触、反感 。
可以说 , 是一切代表爱的行为 , 代表真善美的东西 , 诱惑人驱之喜欢!一切代表恨的行为 , 代表丑恶的东西 , 驱策人讨厌和排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有时候真是奇怪 人生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会有的意想不到的欣喜
- |石榴快评丨米拉迪力好样的!致敬一个平凡人的成长
- |伊能静的儿子是个性还是时尚?生活方式感觉像10年前的非主流
- |“彼此被枷住了,躲无可躲,逃无可逃”:82岁杨本芬笔下的婚姻真相
- 余生,请多指教|余生:顾魏的情敌上线,林之校左右为难,顾魏有了危机感
- 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 给自己一个微笑,让内心的自卑无处遁形
- 余生,愿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
- |为什么美国的公厕有这么大门缝儿?
- |侯佩岑发文“女人不能靠脸活着”的感悟,疑似为李靓蕾加油打气
- 婚姻|家庭排序的错位,才是家庭关系出问题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