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花地西湖(第100期)】( 五 )


喜欢淡淡的心情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淡” , 近乎佛家的空 , 清空心灵 , 减少欲望 , 让心灵纯净 。 “淡” , 是一种超脱的境界 。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超然物外 。 不为名利所累 , 不为繁华所诱 , 不拘泥于人言是非 , 脱离尘世喧嚣 , 恬淡宁静 , 随缘而安 。
在真味馆吃过以后 , 我想我还会喜欢淡淡的食物 。 因为辛甘厚味只能使舌头越来越麻木 , 味觉越来越迟钝 , “淡” , 才是最基础、最本质、最简单的滋味 , 正如店家所说:真味淡中求 。
|【惠州文脉·花地西湖(第100期)】
本文图片

忙趁东风放纸鸢
□汪志
春风拂面 , 春暖花开 , 放风筝的季节又来了 。 刚过去的这个礼拜天 , 早晨还没起床 , 就听见窗外的风“呼呼”地响 , 我一骨碌爬起来 , 对一旁的妻子说道:“好风呀 , 快陪我放风筝去 。 ”妻子打趣道:“有诗云 , 儿童放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 你都50多岁了 , 还跟小娃子似的爱放风筝 , 老顽童呀 。 ”我一笑:“你是知道的 , 我爱放风筝很多年 , 春天 , 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 再说了 , 放风筝总比睡懒觉好吧 , 可以锻炼身体 , 陶醉于春天大自然的美 。 ”
其实 , 小时候生活在南方农村的我 , 不像现在的孩子玩的项目那么多 , 最爱玩的就是春天放风筝了 。 那个年代 , 市面上没有卖风筝的 , 风筝都要自己动手来做 。 最实用的就是用找来的报纸做 , 很简单 , 把报纸裁成正方形 , 然后沿着两条对角线粘两根细细的小木棍 , 其作用是使报纸能够撑开加固 , 最后剪三个长尾巴 , 中间的要比两边的稍长一些 , 粘到三个角上 , 再在另一头系根细线 , “土法加工”的风筝就这样做好了 。
记得第一次放风筝是父亲陪我的 , 我觉得放风筝很简单 , 只要有风 , 纸做的风筝就立马能飞上天 , 虽然那天是阴天 , 但风力偏大 , 最适合不过了 。 我家住在村子的最前面 , 过几条土路便是田地 , 田地对面便是山坡 , 放风筝的时候 , 我拽着线在前面慢跑 , 父亲一只手高高举起风筝 , 喊“一 , 二 , 三 , 开始” , 在父亲松手的瞬间我便沿着田边的小路跑起来 , 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 可无论我怎么用力跑 , 风筝就是飞不起来 , 呵呵 , 原来我把方向跑错了 。 再接着来 , 风筝果然飞上了天 , 这下可把我乐坏了 , 高兴得又蹦又跳 。 正在我高兴的那一刻 , 风筝却像是惊涛骇浪中的鱼儿 , 不停地在空中挣扎 , 最后急转直下 , 一头猛扎在身旁的地里 。 我那开心劲儿顿时烟消云散了 , 原来我只顾着放线 , 没有在风大的时候拉线 , 所以才导致风筝掉了下来 。
有道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 仔细琢磨后 , 我先把风筝放在地上 , 看准风向 , 然后向上一送 , 风筝慢慢地升上了天 。 可是 , 风好像有意在和我作对 , 风向突然转了 , 风筝马上开始往下降了 。 这时我没有慌乱 , 而是急中生智 , 时而轻松自如地放线 , 时而心急如焚地收线 , 终于我的风筝又慢慢升高了 , 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 。 可就在我又兴高采烈时 , “春天孩儿面 , 一天变三变”的天空忽然下起了毛毛细雨 , 纸做的风筝被打湿了 , 顿时摔落下来 。 没办法 , 只好等下次天晴有风力时再重新用报纸做了 。 有几次 , 风筝飞到高空正得意时 , 忽然线断了 , 断了线的风筝一直飞过田地 , 飞过山坡 , 我们追着风筝跑 , 直到看不见为止 。 于是下次做风筝时 , 就顺手把妈妈纳鞋底的麻线偷过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