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 父亲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则是十分重要的 。
在这一阶段 , 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发育完全 , 因此他的自我常常是围绕别人的感觉构建的 , 如果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 , 孩子的个人意志常常受到打压 , 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 从而习惯于听从和顺应他人 。
本文图片
在孩子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 , 与父亲关系的不和谐也往往会引起孩子的社会焦虑 。
青春期是孩子人格趋向完善的重要阶段 , 父亲对孩子的评价和关注至关重要 , 如果父亲对孩子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 潜意识里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值得被重视 , 这会使得孩子产生低价值感和不配得感 。
有时 , 这种无意识地去揣测他人 , 为他人的情绪和感受的负责的心理习惯也会通过青春期的叛逆表现出来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预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调查发现 , 父亲的拒绝和排斥会对青少年与同伴友谊的质量产生影响 。
本文图片
同时由于父亲的拒绝所引起的社会焦虑还会导致青少年在校园领域以至延伸到职业领域的表现不佳 , 甚至被社会孤立 , 如果不加以干预 , 将会导致青少年长期孤独和抑郁的症状 。
三、 难以独自做出选择
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常调侃自己有“选择困难症” ,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 独自做出选择确实是一种能力 , 这种能力也是在原生家庭中培养产生的 。
小孩子的选择可能并不具备特别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 但从小孩子到成年人 , 这种选择的能力是一脉相承的 , 如果在原生家庭中没有习得选择的能力 , 那么在其成年后也会必然缺失这一能力 。
而父亲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 既不可大包大揽地为孩子的一切选择做决定 , 也不可在孩子纠结于选择的过程中选择视而不见 , 而是应当适时地提供恰当的建议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
本文图片
而基于父亲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 , 常常容易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过度地限制干涉相混淆 , 从而抑制了孩子自主意识的发展 。
父亲应当成为孩子的意见提供者 , 即使孩子做错了选择 , 也不应横加干涉、冷嘲热讽 , 而是多鼓励孩子 , 耐心地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
母爱如水 , 父爱如山 , 只有山水合璧 , 才能给孩子这棵小树苗提供充足的灌溉和滋养 。 愿天下的父亲 , 以及终将成为父亲的人知道这一点 , 去学习和成长 , 唯有这样才会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基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生活中没朋友,跟家人也不亲的人,会有什么结局?心理学:很不好
- 心理学:一个人生活中没有朋友,跟家人也不亲,说明没有利用价值
- 心理学:你爱的人越来越“冷漠”,其实是你自己造成的
- |同一屋檐下如何相看两不厌?心理学家:做个聪明的豪猪会更舒服
- 母爱 心理学:母亲两段婚姻的逃离,对我的伤害很大!但我依旧不怪你
- 婚姻 心理学:母亲对婚姻的挣扎,背后却深深地伤害了我
- 香菱:被囚禁的童年,被驯服的小姐,被摧毁的人生
- 心理学|这四个心理学小技巧,帮你有效追到心爱的女生
- 心理学|如何从内心深处,让男人迷恋你?心理学教你几招
- 心理学|多梦是高智商的表现?心理学:越是聪明的人,越爱做这3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