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演讲实录 | 蒋丽刚:功效化妆品从讲故事到讲事实( 二 )


目前上海皮肤病医院在牵头修护标准 , SGS在牵头滋养标准 。 现在如果去申报以滋养和修护为功效的产品 , 未来方法出来会不会重新做一遍?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 所以大家申报滋养和修护产品比较谨慎 。
做每个功效试验需要多长时间呢?总体上来说 , 功效宣称依据准备时间长 , 找志愿者参与试验的功效时间很长 , 测试两个月的时间 , 招人加整理报告5个月的时间 。 同时 , 可靠的文献也很花时间 , 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搜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还有一些功效测试结果不理想 , 需要重新测试 , 这样时间无疑会延长等等 , 费用会增加 , 这些都是新面临的问题 。
新法规带来的变化有哪些?一是产品的功效宣称应当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实证数据 , 原料的功效宣称应谨慎使用 。 新规下开发新品需要充分考虑功效依据的形式、测试时间、成本 。
同时 , 老产品的功效依据补充 , 及标签整改也是一项繁忙的工作 , 需要尽早完成;此外 , 网页和广告的功效宣称的合规性将进一步受监管 , 我们现在网页上的用词和宣传的点 , 都有专人一个个去审 。 我认为 , 以后企业推出新品的速度越来越慢 , 推出的一定是精品 , 因为开发新品的成本很高 。
对于安全这一块 , 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 , 以前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负责 , 现在落实到人对产品的质量负责 , 我觉得这个是很重大的举措 。
化妆品的功效要得到充分的安全评估、特证产品要花很长的时间 , 对祛斑、防晒、防腐的原料的安全信息报送 , 现阶段需要特别重视 。
关于功效宣称还有哪些问题 , 我们公司在工作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总结 。 会面临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 , 26类功效之外的宣称如何管理?新功效的判定标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 语言表示千变万化 , 焕颜、晶透、提亮、嫩肤、赋活等等词汇信手拈来 。 比如说抗氧化算什么产品功效宣称?还有抗蓝光、抗污染等是否会当做新功效来进行管理?我们也有疑问 。
第二 , 原料的使用目的是否会和产品功效挂钩?到底是根据说明书功效宣称管理还是根据原料功效管理呢?比如说烟酰胺 , 它有多种功能 。 未来中国可能会出美白原料清单 , 烟酰胺就会放到这个美白原料去 , 是不是含了烟酰胺就要当特证管理?还有红没药醇 , 这些都是现在面临的问题 。
第三 , 功效依据如何验证?《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需要更多被公认的功效评价标准方法的支持 。 目前仅有20多个相关团体标准相继建立 , 为开展化妆品功效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 。 但同一个功效项目的测试方法团标都有差别 , 缺乏统一的标准 。 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
第四 , 功效依据使用文献资料的有效性?《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规定部分功效可以使用或配方文献资料 , 但文献资料的有效性验证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
接下来我讲讲功效化妆品未来的发展认知 。 化妆品领域相关的技术来说 , 包括基础研究 , 一方面要从前沿生物和医药、医学基础研究找一些方向;要从前沿原材料制备找方法 , 还有从创新驱动、制剂技术找方向 , 还有化妆品评估方法找一些功效 。
诺贝尔奖跟化妆品有没有关系?有多大的关系?大部分的诺贝尔奖都跟化妆品挂上了关系 。 像2003年的水通道蛋白 , 还有像嗅觉受体、端粒……有很多原料都号称能够保护端粒 , 端粒确实是我们减少衰老的办法 。 还有最近TRPV 1得到了诺贝尔奖 。 真正的创新就是来自深层次根源的发现 。
另外 , 从前沿生物医学研究与化妆品来说 , 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都是未来的方向 。 至于微生物组学、皮肤代谢组学 , 如果真的有人做过这些深入研究 , 比较皮肤分泌的油脂 , 不同皮肤 , 健康皮肤和问题皮肤 , 这其中肯定会有差别 , 弄清楚原因 , 才可以指导产品开发 。 确确实实我们要做一些难而正确的事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