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媛
【|夫妻因二胎跟谁姓起诉离婚,最后随父姓是对父权的妥协吗】近日 , 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离婚案件 。 汤某与史某霞一胎女儿随父姓汤 , 2021年两人再生一女 。 妻子史某霞认为大宝已随父姓汤 , 二宝应随母姓史 , 遭丈夫汤某强烈反对 , 双方互不相让最终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婚姻关系 。 最终 , 史某理解丈夫坚持二胎姓汤是其父遗愿 , 法官也从中调解 , 双方打消了离婚念头 。
夫妻之间争夺孩子的“冠姓权” , 已经不新鲜了 。 类似的新闻一出 , 屡屡能戳中很多女性的痛点 。 在这则新闻底下 , 很多网友为妻子史某霞的抗争而喝彩 , 为她坚持二胎跟母姓 , 不惜起诉离婚而叫好 。 但最后的结局却让很多人大失所望 。 在部分网友看来 , 法官的调解实则是让女方让步 , 为了家庭的和睦 , 牺牲了女方的权利 。 网友也不满女方最后关头的妥协 , 为她不够独立、不能抗争到底而叹气 。
本文图片
孩子跟谁姓 , 在法律层面 , 早已不是问题 。 法律规定 , “孩子可以随父姓 , 也可以随母姓” 。 但现实中 , 常常有夫妻为了孩子跟谁姓吵得不可开交 , 像新闻中的当事夫妻一样 , 不惜以离婚来解决争端 。 这说明 , 虽然法律层面上不存在跟谁姓的问题 , 但观念上仍面临不少阻碍 。
在这部分男性眼中 , “冠姓权”之所以不能商量 , 是因为姓氏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 而是关乎香火传承 。 中国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 而家族正是依靠姓氏传递“香火” , 有后代继承姓氏 , 香火才能顺利传承 。 这几年备受争议的彩礼 , 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女性丧失“冠姓权”的补偿 。 所以 , 在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男性眼里 , 子女随父姓自古有之、天经地义 , 否则就有负香火延续的传统 , 自己也会沦为男性队伍中的另类 , 遭受可能被排挤的风险 。 在观念保守的社会 , 这样的压力是他们很难承受的 。
但在女性眼里 , 孩子的“冠姓权”是她们的权利 , 男性对“冠姓权”的独占 , 构成了对女性的压迫 。 尤其现代女性在承担育儿责任的同时 , 也在辛勤工作 , 既然双方都有赚钱养家 , 其他事务都能协商处理 , 为何“孩子跟谁姓”不能商量呢?对自身权利日益敏感的女性 , 越来越难容忍这一蕴含性别歧视的传统习俗 , 将“孩子跟母姓” , 作为女方在婚姻关系中成功争取男女平等的体现 。
本来女性争取“冠姓权” , 将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落至实处 , 是一个再合理不过的诉求 。 但一些人将“随父姓”跟父权简单地捆绑在一起 , 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 。 她们认为 , 要反抗男权 , 就必须争夺“冠姓权” 。 只要孩子随了父姓 , 就是对男权社会的妥协和女性的背叛 。 这就不难理解 , 为何新闻底下 , 很多人对妻子史某霞的最后决定唏嘘不已 , 甚至“怒其不幸 , 哀其不争” 。 有人说 , 自己生的孩子都不能随自己姓 , 丈夫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感受 , 这样憋屈的婚姻留着干嘛?
在这些网友眼中 , 史某霞要么是不敢彻底抗争而委曲求全 , 要么就是思想上不够独立 , 未能完全摆脱对男权的依附 。 但她们忽略了另一个事实 , 即在一些男女平等、夫妻能够充分协商的家庭 , 很多女性也是选择让孩子跟父姓 。 她们之所以这样决定 , 不是因为她们甘心屈从父权;而是在她们眼里 , 一旦有了选择的机会 , 姓氏就是一个符号 , 背后没有那么多象征意义 , 跟谁姓这个问题 , 变得无关紧要 。 让孩子跟父姓 , 可能仅仅因为她们更喜欢男方的姓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bella被高以翔的家人和朋友“踢出局”,断掉联系其实另有原因
- 报假警|浙江一男子因吵架被妻子赶出家,报假警称煤气忘关求消防破门
- 离婚|夫妻离婚的原因能有多奇葩?吃葡萄不吐籽都能成为离婚的理由!
- |因为爱情,我愿意彻底改变
- |夫妻之间相差几岁最合适?心理学发现,这样才是最佳组合
- 夫妻|不管夫妻还是情人,做到这“三不要”,就会有一个好的结局
- 离婚 夫妻二人因2胎姓氏起诉离婚:为了冠姓权,真没必要
- 本文转自:讽刺与幽默Hi~昨晚睡得好吗?1 ?是否又一次因为没能抗拒手机的诱惑而“鸽”了...|昨夜,你是否也如此这般辗转反侧?
- 丈夫|小针管引出夫妻“性尴尬”的故事,扒出中年女人难以启齿的痛
- 三刷《心居》:看到“冯大年要来上海”,我才真正懂了顾磊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