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 一个人容易半途而废,明显有这三个特征( 二 )


比如:固定自己的穿衣风格,就像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他的穿搭永远是黑色高领衫+牛仔裤+运动鞋 。
我们自然不必完全学他,却可以在前一天睡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以免早起后为穿什么衣服消耗意志力 。
再比如:每天在固定时间回复邮件、电话和短信,既可以节约时间,更可以节约意志力,不用总想着还有未回复事项 。
还可以通过每天固定通勤路线、选择固定的就餐地点和时间等方式,让自己的意志力得到极大解放 。
从小事上节约下来的意志力,可以大大帮助我们集中力量,去做好困难但正确的事,去完成我们的目标和任务 。
一旦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有限,还会自然生出借助他人力量的想法,更多地学习和借鉴 。
不要试图独自做所有的事情,要试着思考能否借助外力,这样你才会成为那个坚持到底的人 。

  • 03思想噪声过多,凡事追求完美

作家哈丽雅特·布莱克说:
励志卓越可以成为你努力的动力,追求完美却只会让你身心俱疲 。
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身体其实并不完全受我们自己控制 。
减肥时面对美食的诱惑,你会对自己说:“先吃了这一顿再说,明天再减肥 。”
准备去跑步时,面对沙发和电视,你会对自己说:“算了吧,今天一天够累了,先刷会儿剧明天再跑吧 。”
想去学英语,看到课程的宣传语却感到不以为然,认为即便学了也没有用,总想找到某种更好的学习方式 。
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思想上的噪声 。
正是这些噪声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让我们不断陷入拖延,半途而废 。
完美主义 一个人容易半途而废,明显有这三个特征
文章图片
斯蒂芬·盖斯在《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一书说:
完美主义的问题就在于它让你把完美当成了脚下的地板,这样一来,你的上面就再也没有天花板了 。
改变凡事追求完美的心态,行动起来,先完成再完美 。
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出发点,行动能引发更多的行动 。
鹤田丰和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英语培训公司,工作两年后跳槽到IT公司,后来又去了一家人才中介公司,之后进入微软公司负责人才招聘 。
5年后,他离开微软创业,开了一家公司,也成为一名讲座讲师和作家 。
乍看之下,他的工作似乎没有一惯性,但事实上,他之前的工作与后来写书、讲课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在培训公司,他学到公司运营之法;在IT公司,他获得了系统工程师的工作经验;在中介公司,他熟悉了人才招聘流程 。
于是他凭着英语能力、系统工程师工作和人才招聘经验进入微软工作,为最终成就自己的事业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
一个人只有摒弃完美主义思维方式,凡事无需考虑太多,才能将想法转化为行动 。
最终告别半途而废的自己,以行动引发更多的行动,连点成线,不断突破自我 。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个半途而废,但并不是每一次半途而废都没有意义,因为做总比不做好,最起码我们开始过 。
我们可以把曾经的半途而废,看作一种前进的方式 。
至少从中发现自己真正的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
从此往后,积极采取行动,学会借助外力,最终坚持到底,让人生变得愈加丰富多彩 。
完美主义 一个人容易半途而废,明显有这三个特征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