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忆战友
——寻访战友故事集之二十
文章图片
贾洪国
亚东烈士陵园里的无名烈士墓:
我的战友陶中国长眠在那里已经是三十六个清明了!
——题记
文章图片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生命就是一次历练,从鲜衣怒马,到银碗里盛雪,从青葱岁月到白发染鬓,人总是会在经历中成长,在经历中懂得,从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修炼一颗波澜不惊的心 。
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春天,比上一年来得稍微早一些,新冠疫情虽然还是阴魂不散,但还是被信心满满的人们压抑得无声无息 。在离家不远的水竹槽修建民房,中午休息时,战友龚永顺打来电话,约我晚上六点,到李家街聚会,与同年入伍的几位李家籍战友聚聚 。因为已经有三十几年没有见面了,放下电话,内心还是有几分难以言表的激动 。
我们是1985年10月23日,从李家区公所经各乡镇目测体检政审入伍的,整个原李家区十乡一镇,当年与我一起入伍的有35人,都是到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的,除了因公牺牲的陶中国和后来专业回乡因车祸离世的田应中 。其余的退伍后都天各一方,平时也少有联系,转眼之间,三十几年了都未曾谋面,单独一俩人的短暂见面倒是时常有的,多人聚会还是头一回 。
在亚东,我们李家片区的金装老乡就七个,我和龚永顺在特务连,陶中国在工兵连,工兵连是八六年与特务连合并成为一个单位的 。此外还有八连的李知久,后来调帕里电站;一营一机连的谢恩、二营二机连的杨启泽和七连的苏祖洪 。
文章图片
晚上七点,我和家属才匆匆赶到位于李家汪姚大桥头的一家火锅店,我和家属连连点头哈腰赔礼 。因为工地回家,换穿衣服和洗漱,加上从我家到李家中心镇,还有十多公里的路程呢!赶到聚会地时,战友们都等了好久了!
龚永顺热情奔放,喜笑颜开地给我们一一介绍在座的人员,有苏祖祥夫妇,龚永顺的两个内江姐们儿,李知久,苏祖洪,谢恩,唐道明和李开全 。
龚永顺和我很铁杆,在特务连我们两个金装战友一起工作生活四年半 。龚永顺为人憨厚重情谊,干工作很是任劳任怨,在炊事班一干就四年,他值班那天的饭菜,都是全连干部战士爱吃的!连队的种菜任务,每年都会超额上交,还有一年帮我交了30多斤 。他和炊事班前任班长鲁彬关系也铁,鲁彬爱摄影,老亚东县城全景照片,就是鲁彬摄影,在炊事班储藏室作暗室冲印,由鲁彬和龚永顺共同完成的,我至今像册里还珍藏着一张呢!
老战友相聚的热情洋溢,把火锅的香味覆盖的默默无闻 。在欢天喜地的你言我语中,争先恐后述说着后藏地区军营的昨天和忙忙碌碌的今天 。
我们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陶中国,他的家在努力乡桃儿村,读书时,学习成绩优秀,差两分就可进入大学校门的高材生,长相文静,一笑就两个小酒窝 。我和陶中国在亚东新兵连轮训队时在一个班,班长是乐山揵为的郑会荣,副班长是乐山五通的杨明建 。由于轮训队的训练工作量大,加上食堂伙食不如老连队,郑会荣班长没呆几天就回工兵连老连队了 。有几次,星期天休息,我和陶中国一早起床洗漱完毕,就到亚东河去把衣服洗了晾晒在河边的树枝上,接下来,就商量去找郑会荣班长,他在位于下亚东春呸乡工兵连,去的目的,就是想去找郑班长改善伙食 。他是老兵,可以给我们开小伙,方便面煮大肉罐头,里面加上当时最为珍贵的绿叶蔬菜,还有午餐肉罐头,每次的狼吞虎咽,撑得我肚子胀痛 。离开工兵连回轮训队时,郑班长还从连队仓库给我们军用挎包里装上几个水果罐头,每次去都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陈达聪 我的战友陈达聪: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高原和边防
- |市一医院医疗队正式收治首批患者!医患互信:“我们是最好的战友”
- 舞厅 1992年,老兵休假后,去亚东舞厅,哪知来了纠察……
- 战友 战友牺牲后,他遵守诺言去战友家尽孝,更是娶了战友妹妹为妻
- 战友 当兵在亚东,创业在拉萨。与这样的战友见面,会有什么故事?
- |我知道你在这里——献给战友韦国东
- |护士抗疫路上救下中暑警察“大白”:我们都是同一战场的战友
- 川藏线 今天,我这个老兵,想为新战友讲述川藏线……
- |母子心连心,夫妻肩并肩,封闭小区里的“战友”故事
- 天生桥 离开亚东三十多年,?三个老兵相聚,谈起了六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