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中国刚分到工兵连时,老乡韩志刚是工兵连的一排长 。他回忆说,当年的几个安岳兵,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分到工兵连的叫陶中国 。刚到工兵连时,我问他是哪里的,他说是安岳的 。我当时笑了,他顿时很紧张地说,首长你别笑,我才从农村出来,不懂礼貌 。我说,不是笑话你,而是我们是同乡,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 。谁知道,后来我去工兵排主持工作,却是遇到他和高安金去则里拉推雪牺牲了 。那孩子挺好一个人,如果不出事,当年肯定考上军校 。
工兵连是1986年底并入特务连的改为工兵排,韩志刚也是那个时候提升为副连长的,负责主持工兵排工作,陶中国出事大概是二月初,韩志刚是中旬上任的 。那时,战友们因为怀恋逝去的二位战友,思绪中感应出二位战友现身的意念,说高安金和陶中国经常半夜三更穿血衣服回来,晚上去站岗都感觉有他们陪伴 。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韩志刚安排战士们打扫他们牺牲前住的房间,韩志刚住了进去 。韩志刚说,我不怕牺牲的战士,他们真要回来,我摆酒和他们聊天 。韩志刚后来回忆说,他都几次在梦中被迷倒,觉得二位战友就在眼前,好在他觉得当初分兵,对陶中国还算照顾,他还不至于为难我吧?1987年10月,韩志刚调西藏军区机关工作,陶中国他们生前住的房间,又开始出现一些恍惚无倪明又暗的情况,尽管那只是些不靠谱的事,弄得后来的干部住哪个房间,的确有些心理上的阴影!
金装老乡战友周承中和陶中国情缘更殊胜,他们都是原努力乡的同乡,又是小学到高中同学 。陶中国身材不高,在入伍前武装部目测体检时,因身高不够,第一关就被刷脱了,周承中又去帮他拿一张体检表,叫他在量身高时,垫一下脚尖,谁知被体检人员发现,还是没有过关 。陶中国对周承中说,我当兵没有希望了,正想离开体检现场时,周承中又去拿到一张体检表,顺势拿出钢笔直接在身高一栏填上个1.67米,结果后面一帆风顺的还真过了所有体检关,并获政审通过,顺利获得入伍通知书 。
文章图片
即将入伍离开家的前一天夜晚,陶中国找到周承中,想叫周承中陪同他到磨滩河水库玩一玩,那是我们李家区农业学大寨时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全区三万多人肩挑背磨,历时五年修建的农田灌溉工程 。当时已是夜间,从李家到磨滩河水库有八公里的路程,而且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来回一次仅走路都要两个小时,周承中不想去,淘中国对他说,麻烦你陪我去吧,这么大了,还没有见过磨滩河,也许当兵这一走,可能永远都看不到了!后来,我和周承中在回忆这段故事时感叹,难道瞑瞑之中,陶中国就知道自己会永远留在西藏,留在边关那片寒冷和空寂的荒野里?
回忆起陶中国,周承中内心也时常有些内疚,他认为,如果不是他两次给陶中国那体检表,也许他就会错过当兵的机会,也许就不会牺牲在西藏 。在微信交流时,我对周承中说,人生,命由天定,不当兵也许其它时机也会让他离开这个世界,这叫“ 由命不由人!”为了战友同学情的感念,周承中对于陶中国的父母和家庭也给予了一些帮助 。在原努力粮站,有一个收粮员叫李旭格的战友,周承中给他打了招呼,每次陶中国的父母去交公粮,李旭格都直接过磅开票,无论干湿,质量如何?都网开一面 。再后来简直就直接开玛单,让陶中国父母免得肩挑背磨 。好在没过几年,国家就取消了公粮的征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陈达聪 我的战友陈达聪: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献给了高原和边防
- |市一医院医疗队正式收治首批患者!医患互信:“我们是最好的战友”
- 舞厅 1992年,老兵休假后,去亚东舞厅,哪知来了纠察……
- 战友 战友牺牲后,他遵守诺言去战友家尽孝,更是娶了战友妹妹为妻
- 战友 当兵在亚东,创业在拉萨。与这样的战友见面,会有什么故事?
- |我知道你在这里——献给战友韦国东
- |护士抗疫路上救下中暑警察“大白”:我们都是同一战场的战友
- 川藏线 今天,我这个老兵,想为新战友讲述川藏线……
- |母子心连心,夫妻肩并肩,封闭小区里的“战友”故事
- 天生桥 离开亚东三十多年,?三个老兵相聚,谈起了六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