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 二 )


维年月日 , 爹爹妈妈以清酌、时果、庶羞愧之奠......
可以说 , 那时候 , 称呼母亲为“妈妈”已是一件稀疏平常 , 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
只不过 ,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 , “自以为是”的明朝人 , 又将妈妈赋予了新含义:老女人;比如《水浒传》中有这么一段:
“‘相烦请出妈妈来 , 小闲自有话说 。 ’梅香入去不多时 , 转出李妈妈来 。 ”
人们觉得“不雅” , 于是就不再称呼母亲为“妈妈”了 。
至于近现代为何又将妈妈给“转回”来了 ,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 , 相对于“娘” , 妈妈更容易上口 , 孩子学起来更快 。
二 , 为了更好地与世界对接:毕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mama”比较认同 。
“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
文章图片
首先看看“娘”字的甲骨文写法 , 如图:
“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
文章图片
左边是一座房子 ,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家 , 右边是一个跪伏在地的女子 。
整个象形字所要展现的“画面”就是:一个跪伏的女子深情地望着家的方向 , 显得非常思念家乡;大家可以想一想什么样的女子才特别恋家?
答案自然是年轻的女子 。
女人 , 特别是女孩 , 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恋家的 , 她们特别依赖自己的父母 , 甚至有时候要去外地上学了 , 走到半路还会哭着跑回来 , 其实这就是女孩的特性 , 相对于男孩 , 势单力薄的她们更需要保护 , 更需要家的依靠 。
因此 , 这个“娘”字一开始被创造出来 , 指的就是年轻女孩 , 一种恋家爱家的美好象征 。 这也就是少女也被叫做姑娘的原因:十口(姑字的右半边)相传 , 恋家爱家的年轻好女孩 。
“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
文章图片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 “娘”也逐渐开启了它的四种演变路线:
1 , 泛指
其实这也不奇怪 , 毕竟谁家姑娘不想成为恋家爱家的好姑娘啊 , 于是 , 渐渐地原本特指好女孩的“娘”字 , 便就变成了泛指 , 天下所有的女孩都被叫成了姑娘 。
2 , 衍生
既然“娘”很美好 , 那就让它“发扬光大” , 于是 , 红娘 , 媚娘 , 度娘......还有伪娘便诞生了 。
3 , 代称
“娘”怎么就变成母亲的代称了?
发挥一下想象:古代女子结婚很早 , 十七八岁有小孩的很正常 , 放在现在其实还只能算是少女 , 于是这些很早就有了小孩的女子便有意见了:凭什么只能是没结婚 , 没有小孩的才能够称“娘” , 我们也很年轻 , 我们也是爱家恋家的好女人啊......
最终 , 经过这么一“折腾” , 娘就变成母亲的代称了 。
4 , 尊称
自从“娘”变成母亲后 , 一些上了岁数的女人便也坐不住了:凭什么只有年轻人才能叫娘 , 我们年纪大的便只能称为“老女人”呢?
“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于是 , 许大娘......便诞生了 。
“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
文章图片
“妈”与“娘”有何区别?将两个字拆开来才明白,难怪少女叫姑娘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