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昨天 , 和朋友一起去植物园遛娃 。
刚把两个小家伙安置好 , 她就郁闷地吐槽道“一想起我家娃 , 我的心就拔凉拔凉 。 从他出生到一岁半 , 全都是我一个人带 。
本以为孩子不管啥时候 , 都是最黏我的 , 结果被现实啪啪打脸 。 ”
我抬头看了看玩得正欢实的小家伙们 , 诧异地问道“怎么会?你也就刚上班2个月呀?”
朋友难过地叹口气 , 恨恨地说“终归是错付了 , 累死累活足足带了18个月 , 结果婆婆接手2个月 , 这家伙就不和我亲了 。
以前晚上睡觉 , 连做梦都是叫妈妈 , 现在直接变成奶奶了 。 以前不管谁带他出去玩 , 回家一进门都是赶紧跑到我们屋里找我 。
这还没啥 , 前天晚上 , 都该睡觉了 , 他哭着非要穿鞋子去找奶奶 。 唉 , 我都想辞职继续回家带娃 。 ”
本文图片
我下意识地问了句“你下班以后 , 是不是没怎么陪他玩?”
朋友怔了下 , 说“确实是 , 我的拖延症又犯了 , 老是将工作带回家 。 除了吃晚饭的时候 , 和孩子说几句话 , 一直都要忙到9点多 。
等婆婆给孩子洗过脸和脚 , 我再去把他抱过来睡觉 。 如果是以前 , 我会给他讲绘本 , 现在都是直接过来就睡觉 。
现在算算 , 婆婆每天带的时间真长 , 难怪这么快就和我不亲了 。 以后 , 要尽量多陪陪他 。 ”
其实 , 关于这个问题 , 不少妈妈都会有类似困扰:
宝宝是不是谁带的时间多 , 他就更亲近谁呢?为啥妈妈辛苦带了那么长时间 , 到头来却和奶奶亲呢?
这里牵涉到儿童心理学家们格外关注的一个话题“依恋” 。
所谓依恋 , 一般是指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是父母)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 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
本文图片
心理学家将依恋分为四个阶段:
(1)0-3个月是前依恋期 , 属于无差别反应阶段虽然宝宝能识别出妈妈的气味 , 但对于陌生人的接触也不介意 。
(2)3-6个月是依恋建立期 , 属于有选择反应阶段宝宝开始认生 , 不让陌生人抱 。
(3)6-24个月是依恋关系明确期 , 属于特殊情感缔结阶段宝宝会更加依恋熟悉的照料者 , 当依赖的成人离开时 , 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
(4)24个月以后是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
这也就是说 , 依恋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 能反映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变化 。
通常情况下 , 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依恋对象 。 而且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照料者形成依恋关系 。
但如果妈妈在依恋关键期存在感逐渐减弱 , 譬如晚上不和孩子一起睡 , 下班后没有和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等 , 宝宝感受不到妈妈的关注 , 就会将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爷爷奶奶等照料者身上 。
本文图片
儿童心理学家鲍尔比说:“错过孩子建立依恋对象期 , 如果推迟到2岁半以后 , 再好的母亲抚养都没有用了 。 ”
最后想说 , 成年人的生活总是很残酷 , 尤其是为人父母后 , 时常都会感受到“拿起工作陪不了娃 , 放下工作养不起娃”的心酸和无奈 。
【孩子|谁带孩子时间多,娃就跟谁亲?错过“依恋黄金期”,再努力也没用】但有时候 , 必须承认孩子的成长是不等人的 。 错过了 , 留给自己的是遗憾 , 带给孩子的是伤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怀孕 女子12年怀孕14次流产13次终圆梦:还是要爱自己,生孩子莫强求
- 孩子|@新兵家长 来自你们孩子的一封信!
-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4大好处
- 孩子 女子生出“小猴子”,丈夫崩溃不想要,妈妈的回应却让人泪目
- fx 教育孩子问题频出!
- 人到中年应该活成这4种精致1一个忠诚善良的爱人中年人的时间全部都在老人和孩子身上 一个忠诚善良的爱人有多重要
- 01.5岁那年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开悟?
- 孩子|60岁都要退休了,你还不懂得爱你的家人吗?
- 如今的趋势 农村老人带孩子的心酸历程
- 幼儿园|戒尿不湿和上幼儿园的道理相同,方法对了,对孩子来说真的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