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或曾经落下。|回到童年之屋的诗人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 。 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 , 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 , 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 , 鲜红的色彩 。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 。 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 , 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 , 他没有死去 。
这是来自于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的《雨》 , 一首让人读过一次就难忘的十四行诗 。 他能够把最普通的场景写得恍惚、迷离 , 却又深入人心 。 雨是一种神秘的介质 , 连通着过去、现在和将来 。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 。 他感叹幸运的命运曾带给自己鲜艳的爱情(玫瑰) , 和美妙的童年(黑葡萄) , 而现在 , 他终于听见了死亡对自己的召唤 。 而这一切 , 都笼罩在落在无尽时空的细雨之中 。 一朵在雨中的鲜红玫瑰 , 象征爱情 , 这是爱情的一个场景 。 而“架上的黑葡萄”与父亲有关 。 诗人回想起童年时的庭院 , ——它存在于“被遗弃”的郊外 , 但现在已“不复存在”——那其中 , 保存着父亲在某个雨天走过黑葡萄架 , 然后向他的房间慢慢走来的情景 。 这个情景如此让他难忘 , 以至于他在这个下雨的黄昏 , 听到门外的细碎声响 , 就以为是父亲的脚步声 。 那是他多年来渴望的声音 。 “被遗弃的郊外” , “不复存在” , 暗示父亲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
文章图片
架上的葡萄 , 色泽呈暗紫黑色 , 说明这已是夏末秋初了 。 度过漫长春夏时节的葡萄 , 躲在不为人知的绿荫中 , 早已脱却了酸涩 , 在岁月中完全熟透 。 如果不及时采摘 , 大自然也会在秋风中收割 , 让紫葡萄纷纷坠落 , 化为深秋的露水 。 诗人虽然明写自己对父亲的怀念 , 其实是在写死亡的脚步声的临近 。 死去多年的父亲回来 , 意味着他将来带走自己 。 但整首诗是在一种温情与平静中结束的 。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 黄昏应该是昏暗的 , 但诗人说它正在变得明亮 , 即使这是一个下雨的黄昏 。 我很喜欢这诗中悠长而沉郁的美感:黄昏带来一种柔和 , 带来光芒 , 带来温度 。 黑葡萄被秋色染上熟透的晕光 , 醇得像酒 , 饱满 , 丰腴 , 厚实 , 芬芳 , 正是醒着做梦、未饮先醉的时光 。 此时人的心情 , 如同绛色葡萄酒那样温柔:晨昏雾气 , 阳光雨露 , 都溶成了唇齿之间的丰富品味 。
读完这首诗 , 特别想吃葡萄 。 正在葡萄成熟时节 , 从市场上买回几簇亮晶晶的葡萄 , 洗净后细细品尝 。 我喜欢全神贯注去感受所做的每一件事 , 比如吃葡萄的时候 , 全身心感受葡萄的结构、味道 , 甚至生长为一整串葡萄的过程 。 掌上的这串葡萄 , 紫里透红 , 籽粒饱满 , 大小匀实 , 颗颗泛着光泽 , 看起来很透亮 。 摘一枚放进嘴里 , 一阵甘甜之后便是一缕幽香 , 若断若续 , 像在齿间 , 像在舌间 , 清新、绵长 。 我仿佛能够通过这葡萄的品味 , 抵达博尔赫斯童年时代的那个庭院 , 似乎有一个美好的画面在眼前展开:葡萄酒之乡的农场、庄园、原野、橡树、酒窖 , 碧绿的葡萄叶子 , 黏乎乎的葡萄卷须 , 成串的紫葡萄果实垂在藤上 , 如紫晶 , 似绿玉……一只白头翁潜入葡萄园 , 叼起一颗葡萄 , 扑棱棱飞去 。 落日余辉中的庄园 , 漫天的黄色光芒 , 融化了渐远的鸟的翅膀 。 傍晚时分 , 种葡萄的父亲回家了 , 回到葡萄藤爬满台阶的家中 。 老墙旁 , 大树下 , 树荫隐藏着蜂巢 , 那里蜜蜂嗡嗡 , 刚从葡萄园采回黏黏的花蜜 。 庭院中摆放着晚餐的桌椅 , 白色的桌布带着褶皱 , 桌上的酒瓶和酒杯 , 在暮色中闪闪发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眺望》杨健 万家灯火亮了 万家灯火中的内疚
- 作者:黎荔碧云天 蘸笔秋霜写首诗
- 用万花筒窥探琐碎生活
- 作者:黎荔你想想看 影子的故事,影子的诗篇
- 清明节|清明|父亲离开我的第629天……
- 作者:黎荔想在日落时分 写给地平线
- 作者:黎荔近期 站在少年的世界张望
- 作者授权‘田氏文化’网络平台发布人间最美三月春田福宏漫...|【田氏文化】人间最美三月春 文/田福宏
- 作者:黎荔我出生在一座山环水绕的小城 少年那只船
- 作者:黎荔桃红 葱绿配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