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我爸爸要断粮了!”老小区的求助发出后,邻居们火速集结

这场疫情 , 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身边的“好邻居” 。 关键时刻搭把手 , 在封控的携手互助之中 , 大家与邻居关系近了、亲了 。 今天 , 本报推出“上海好邻居”专题报道 , 在上海各个小区发生的暖心故事 , 是 " 远亲不如近邻 , 近邻不抵对门 " 这句俗语的现实注脚 , 也映照了疫情期间社区自治的生动图景 。
01
“我爸爸要断粮了!”
浦东花木一老小区的求助发出后 ,
邻居们火速集结……
我和爸爸住的小区只隔了几条马路 , 因为疫情被各自封闭在小区里 。 我通过摄像头发现他的冰箱快空了 , 紧急向对门的邻居求援 , 没想到他们马上为87岁的爸爸组建了邻居互助群!大家甚至做了排班表 , 轮流保证老人不断粮 。
家住浦东花木街道的何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妈妈因为身体不好住在养老院 。 她家和父亲家就一碗汤的距离 , 平时照顾起来很方便 。 爸爸家请了个阿姨每天来一个小时 , 打扫卫生做饭 。 3月19日开始 , 何女士和爸爸被各自封闭在小区里 。
昨天中午 , 何女士通过摄像头发现父亲家的冰箱几乎空了 , 赶紧向对面的邻居求助 。 平时只是点头之交 , 何女士甚至不知道邻居的名字 , 但没想到年轻的女邻居一听马上答应下来 , 加了她微信 。
老人|“我爸爸要断粮了!”老小区的求助发出后,邻居们火速集结
本文图片

更让何女士惊讶的是 , 这位微信名为“自然卷”的女邻居马上召集了楼栋的邻居 , 专门为老人组建了“爱心互助群” 。 何女士父亲所在的楼栋共6层 , 每层3户人家 , 但群里一下子进了20人 , 很多都是年轻人 。
“我待会先拿些水果给你爸爸”“我家还有些鸡蛋 , 给爷爷送去”“常温奶可以放很久的 , 我找个袋子多送一些过去 , 放在门口了”……
“爱心投喂”救急的同时 , 邻居们还商量起解决老人吃饭的“长久之计” 。 对门邻居建议 , “也不知道还要封多久 , 爷爷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吗?我们可以轮流炒菜做饭给爷爷送去 。 ”她的建议得到了邻居们的热烈响应 , 马上有邻居开始为老人制作电子文档 , 邻居们可以在送餐排片表中选择自己有空的时段 。 每天3顿 , 每顿饭都落实到户 , 荤素搭配 , 烹制适合老人的菜肴 。
“这时候物资最稀缺 , 有钱也买不到;请大家把红包都收了吧 , 否则我实在过意不去 。 ”何女士在群里发了红包感谢大家 , 但最终 , 邻居们谁也没有收取何女士的红包 。 还有人建议 , 成立一个临时的“爱心基金” , 为老人采买生活物资 。 感动不已的何女士特地致电本报采访人员 , 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故事 , 既是一份感恩 , 也是守望相助精神的真实诠释 。
采访人员 宋宁华
02
封楼不封情 ,
楼长秀英悉心照顾
邻居秀英老姐姐
在金山区枫泾镇白牛新村 , 同一栋楼里有两名同叫秀英的老人 , 一名是77岁的楼组长钱秀英老人 , 另一名是83岁的陆秀英老人 。
老人|“我爸爸要断粮了!”老小区的求助发出后,邻居们火速集结
本文图片

医务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秀英”做核酸检测 。
“居委有没有轮椅 , 我‘姐姐’脚走不动 , 没办法下来做核酸 。 ”最近一次金山区枫泾镇全员核酸筛查期间 , 白牛居民区白牛新村的楼组长秀英急急忙忙拨通了居委会办公室电话 。
了解事情原委后 , 居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地宽慰秀英 , “阿姨 , 没事的 , 我们会上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筛查 , 您别急 。 ”
“好的 , 那我先去跟她说一声 , 她怕做不了核酸 , 心里着急得很 。 对了 , 那她的登记码打印好了吗?”楼长秀英仔细地跟工作人员核对各个细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