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 一个38岁的女人在上海的相亲实录,很现实、很扎心,还有点伤感

关键词:关系的5种力量
问:本人38岁 , 本科 , 来上海有15年了 , 自认为对上海还是有一丢丢了解的 。
不管是上海本地、工作层面、生活层面 , 还是接触到的上海人、上海土著 , 对他们的一些办事方式以及看人的角度 , 自己有那么一丢丢独到的了解 。
所以 , 我在相亲的路上有很多人跟我沟通完或者了解以后 , 会给我推荐一些上海本地人或者说一些上海投资人 , 但我自己本能地还是对他们有一些抗拒 。
但对于这种抗拒 , 我并不认为它是贬义的 。
我抗拒的点可能在大家的沟通层面 , 谈到一些所谓的三观问题上 , 对方是无感的 。
比如我跟对方聊我从四五线的城市来到一线的城市一路打拼、一路往上游的过程时 , 他是没有任何感觉的 。
所以 , 我们在一些同理心和公平上 , 特别是对待不太上进这类人 , 我感觉大家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
我说到的一些东西 , 他也没法有一些共鸣;他说的一些东西 , 我也觉得不是很重要 。
我现在更倾向于优先考虑沪飘的男士 , 也找到过合适的 , 但他们更看重生育价值 。
可能他们会觉得我有一定生育上的压力、风险 , 或者说他们通过这种相亲的渠道不太想一上来就要承担生育风险 , 这我是可以理解的 。
我现在是单身 , 脱单以后肯定就是往结婚的方向考虑的 。
我觉得结婚的目的是让两个人变得更好 , 是互相滋养的 , 而不是我单方面的一味地付出 , 因为我是一个付出型的人 。
我不能说自己对婚姻很了解 , 但我在尽自己所能地了解婚姻 , 我觉得婚姻除了组建一个家庭之外 , 两个人还是要有成长的 。
相亲的话 , 首先不管是自己还是对方 , 我觉得都要做好准备 。要不然 , 我觉得相亲的意义不大 。
因为这不同于自由恋爱 , 能够快速让我找到自己想恋爱、想脱单的这类人 , 大家可能在一年半载的时间内就来讨论婚姻这件事情 。
婚姻对我自己个人而言的话 , 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 , 但婚姻不是我的全部 。
我年收入20多万、将近30万 , 没有上海户口 。我没有定居的想法 , 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 , 可能就不打算在这里落户 。
我其实有点想离开上海 , 除了上海哪里都可以 。可能还取决于另一半的想法 , 他是否还想定居在这 , 或换一个城市 。
相亲 一个38岁的女人在上海的相亲实录,很现实、很扎心,还有点伤感
文章图片
冷爱回复:
首先我从关系的角度回答女主 。
一、女主和自己身体的关系 。
虽然我不了解你的身体 , 但通过现场的交流我能明显感觉你的状态很紧绷 , 建议去调理一下身体 。
我们使命心理学有一句话:“当我们笑着说悲伤的事时 , 意味着没有跟自己的身体整合 。身体与心是有距离的、并没有全然地相信自己 , 也没有全然地跟所在的场域连接在一起 。”
二、女主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 。
依照【使命心理学】的发展期框架 , 在一线城市的生存有一些标准量化的东西:户口、房子代表一个人的身份认同 , 代表愿意在一个城市真正地生活下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