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 一个38岁的女人在上海的相亲实录,很现实、很扎心,还有点伤感( 二 )


城市就像一个人 。如果我来到一个城市 , 我会对这个城市说:“我真的很想留下来 , 我要在这扎根 , 用一切努力跟这个城市有关联!”
可我们回看上述案例女主的表达 , 她其实并没有真正决定留在这座城市 。虽然想在上海努力 , 但又没有归属感;虽然向往 , 但又觉得这座城市不是那么好、想逃离 。
她没有与这座城市真正地连接 , 所以她不会通过房产、户口的方式与这座城市产生关系 。
这所有的背后 , 也是一种关系的模板 。可能女主和自己的关系也是一会认可、一会又否定的纠结状态 。女主和别人的关系 , 也是一会想继续、一会想逃离的纠结状态 。
女主提到“我在上海工作15年 , 我有很多的拼搏 , 有很多的辛酸 , 但是上海人对此并没有兴趣”时 , 我有一种感受:她特别渴望自己被上海人理解 , 希望别人理解她在上海漂泊这些年的不容易 。
但从上海人的角度 , 上海人没有理解她的前提 , 因为上海人也有需要被理解的地方 。
好比上海人的父母可能是知青、可能是下岗工人 , 好不容易在上海有一套生活方式 。
我们是期待被理解的 ,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上海人也期待被理解 。我们个案落地会是帮助大家建立互相通往彼此之路 。
对一个同样在上海打拼的男生来说 , 他如果也是辛苦15年才有些成就 , 买了房、有户口 , 他也希望别人能理解这十几年他经历了什么 。
如果你能理解一个男生的沪漂历程 , 也许这段关系就可以成立;如果你可以理解一个上海本地男人的心路历程 , 也许通往彼此的路也能建构起来 。
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是彼此通向对方的过程 。
女主她期待被理解 , 很人之常情 , 因为每个来上海的人都不容易 , 这十几年一定有很多的委屈 。
但这15年她如果有好好规划和发展人生 , 不会到今天还跟这座城市没有构建好关系 。
一个人只有在前两三年就迅速理清楚和这座城市的关系、和这座城市里所有人的关系 , 然后采取适合的行动 , 才能走到活得好的阶段 。
以上 , 是我从关系的层面做的分析 。接下来我从操作的层面做解答 。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借助关系的5种力量详细解说 。哪5种力量呢?分别是安全、冒险、承诺、行动、负责 。
相亲 一个38岁的女人在上海的相亲实录,很现实、很扎心,还有点伤感
文章图片
1)安全
为什么你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在上海扎根 , 不管是落户、买房还是冲顶?因为你在上海自始至终没有安全感 , 没有被看见、没有被理解、没有被接纳 。
上海并没有像它宣称的海纳百川一样地接纳你 。上海的海纳百川是有门槛的 , 而你恰恰还没有能力一个人跨过这道门槛 。
从人生第一维度生存升级到第二维度生活的过程中 , 首先一定是活下来 , 活下来才意味着安全 。过去这15年 , 你在上海其实没有得到过安全感 。
一个人怎样能有安全感呢?要在一个安全的场域里得到力量、与他人连接 , 才能得到安全感 。
2)冒险
一个人拥有安全感之后 , 就会走到第二步 , 我们称之为冒险 。
不要随便评判别人或评判自己说“我怎么当初就不敢冒险?” , 因为不敢冒险的人一定没有安全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