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郭达:修过铁路喂过猪,和倪萍分手后,和妻子相伴40多年( 三 )


这副模样 , 再配上他的那一口纯正的陕西话 , 将一个农民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 。
凭借这个小品 , 郭达后来夺得了专业组的一等奖 。
如果不是妻子的建议和开导 , 他很可能就错过了这次机会 。
而这次获奖 , 也成了郭达事业发展的分水岭 。
很快 , 春晚的节目组来到了陕西 , 郭达的这个小品顺利被选中 。
不过去北京后 , 在一开始的排练中 , 郭达反倒找不到状态了 。
几次下来 , 他都想回去了 。
那时候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信 , 告诉了家里的妻子 。
妻子在他的犹豫期间 , 又一次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
她很快给丈夫写了一封信 , 通篇都是鼓励和期待 。
就这样 , 在1987年 , 郭达带着这个作品正式杀进了春晚 。
从那之后 , 郭达的事业重心从西安转到了北京 。
从1994年开始 , 他从西安话剧团 , 调到了总政话剧团 。
在工作刚调换的头两年 , 人到中年的郭达 , 和妻儿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
虽然固定电话已经方便了 , 但郭达和妻子 , 几乎每天都在“鸿雁传书” 。
每天一封信 , 犹豫写的频率高 , 到后来第二天 , 双方都能收到彼此上一次的信件 。
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还经常打趣 , 都老夫老妻了 , 有什么悄悄话好写的 。
确实也没什么悄悄话 , 妻子在信里说说家里和孩子的琐事 ,
郭达则写一写他在工作上的一些感受 。
虽然都是一些极其琐碎的话语 , 但正是这种“碎话” , 渐渐堆垒成了夫妻间深厚的情分 。
这种情况 , 随着大哥大的出现而发生了转变 。
郭达几乎是单位里第一个“吃瓜”的人 。
只是这瓜在当时未免太贵了 , 花了他整整一万七千块 。
不过 , 拿着手提电话 , 随时随地能听到妻子的声音 , 他觉得这钱花得值当 。
一直到两年后 , 妻子和儿子也都来了北京 , 一家三口才总算团聚了 。
彼时的郭达早已闻名全国 , 他的工作更忙了 。
妻子还是和以前一样 , 没有任何怨言 。
她干脆彻底回归家庭 , 给丈夫提供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
还在西安生活的时候 , 在单位里 , 郭达的家就是收拾的最好的那一位 。
彼时住筒子楼 , 房子里不但没有像样的家具 ,
就连锅碗瓢盆的归置 , 也没有专门的地方 。
做饭在楼道 , 其他邻居的炊具都是胡乱放置的 ,
而郭达家门口 , 妻子把炊具都一一挂在了墙上 。
为了干净 , 还用一层布把炊具罩起来 。
郭达经常说 , 他家很容易找到 , 只要是门口没乱放锅灶的那家就是 。
来到北京 , 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 妻子更是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
【|演员郭达:修过铁路喂过猪,和倪萍分手后,和妻子相伴40多年】不过由于不工作了 , 她的生活反倒一下子闲散了 。
|演员郭达:修过铁路喂过猪,和倪萍分手后,和妻子相伴40多年
本文图片

后来 , 还是儿子无意间抱回来的一只猫 , 改变了她的生活节奏 。
最初 , 吴芳有点怕 , 要求儿子赶紧把猫带走 。
后来还是在儿子的乞求下 , 她勉强同意把猫留下来 。
只是 , 她没有把猫放在屋里 , 而是丢在阳台上的一个盒子里 。
有一天早起 , 她无意间看到猫在阳台上 , 孤零零的 。
那时候 , 丈夫已经早起出发 , 奔赴外地演出了 , 儿子也在学校里 。
猫的状态 , 就像她一个人在家的状态 。
于是 , 她把小猫抱回了屋里 , 给它洗澡 , 开始精心饲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