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这个世界上哪有不戴面具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的重重面具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这个世界上哪有不戴面具的人 , 人人脸上都有一张或若干张面具 。
人只有独处时才是自然的(natural) , 一旦进入人际关系就是文化的(cultural)了 。 既然是文化的人 , 就需要有各种类型的人格面具:教师、学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生意人、全职妈妈、职业女性、医生、农民、文艺青年 , 还有诸如什么腼腆、随性、幽默、优雅、内向、文静、开放、叛逆、雷厉风行、大大咧咧、谨慎细致、活泼开朗、成熟干练、乐观自信、林黛玉、女人味、名媛范、贵公子、邻家小妹、善于言词、有主见、有经历、有品味……这些 , 都是我们的面具 , 形形色色的面具 。 人的最自然的状态是独处 , 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 , 想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 , 想什么样什么样 , 不用化妆 , 不用盛装以待 , 不用戴上面具 。 而在社会人际交往中 , 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 , 戴着面具粉墨登场 。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提出“拟剧理论” , 将社会中的人比作舞台上的演员 。 舞台大体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 。 大家在前台 , 也就是在能被别人看到的地方 , 利用外表和举止表演出希望被人接受的信息 , 后台则是演员离开前台 , 进行休息和缓解表演紧张的地方 。 我们真正的后台是独处 , 因为独处才是人最自然的状态 。 此外 , 良好的亲情或爱情场景 , 也是我们的后台 。 因为 , 亲情最接近人的自然状态的 , 人在幼时无法独立生存 , 物质上要靠亲情照料 , 由此在精神上产生了对亲情的依赖 。 爱情关系由于灵魂的接近、相互喜爱和重叠 , 也可以达到接近人的自然状态的程度 。 爱到深处 , 两个人竟至会有合二为一的感觉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你就是我 , 我就是你 , 这样的关系可以使人不再感觉负担 , 不用伪装自己 , 身心可以处于自然而然的裸呈状态 。 当然 , 这世间有许多爱情也是戴着面具的 , 因为 , 面具背后的人 , 因某种心理障碍而认为:你会爱上我的面具 , 你会厌恶我的真性情 , 伪装下去我失去自己 , 但掀开面具会失去你 。
文章图片
如今 , 在大众栖身的社交网络上 , 前台与后台早已边界模糊 。 社交网络完美地将后台搬到了前台 , 这下子所有人都能是全天候的演员了 , 无论人前人后 。 在离开群体的地方 , 社交平台上发表的文字和po出来的图片 , 都是很安全的面具 , 我们可以戴着它们表演自己理想的形象 , 就连自称女汉子的姑娘自拍前也要纠结好几个角度 , 有多少人一边安利着北欧风的清新家居和琳琅满目的奢侈品 , 一边是没有入镜之处猪圈般的脏乱差 , 以及未及清理的泡面辣条肥宅水 。 理想的自我形象经营在社交平台上是极重要的 , 朋友圈里生活精致又体面 , 现实生活中极可能是另一种模样 。
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 与我们实际状态是有相当差距的 , 但大家所描述的那个“我” , 有可能与真实的那个“我”之间也偏差很大 。 这是因为人们都是戴着人格面具的 , 每个人格面具都有自己的特点 , 别人识别出来的是不同的人格面具 。 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人格面具 , 可以适时切换 , 但切换往往不是很彻底(那种女神与女神经之间的无缝切换 , 往往只属于影视作品和舞台剧) , 有些人格面具会被带到其它场合 , 或在其它人格面具上留下痕迹 。 也可以说 , 人们在一个场合可能不只用一个人格面具 , 而是好几个人格面具同时出场 , 但有主次之分 。 比如 , 当我说是一个非典型老师的时候 , 就是说除了我的主要人格面具“老师”之外 , 我还有很多别的次要的人格面具啊!比如 , 我还有文艺青年、少女心这些部分 , 甚至我自身尚未发觉的其他部分 。 很多时候 , 人的自我认知常常是滞后的 , 外表已经发生变化 , 别人都看出来了 , 自己还以为是老样子 。 一个人越是矛盾多变 , 恰恰越是面具丰富的表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在我们这个国家 生而为人,活得有型
- 作者:黎荔戴望舒有一首小诗《我思想》:“我思想 以思想荡向永恒
- 作者:黎荔“听到这世界的声音 保留一个地方
- 作者:黎荔春天里来 邂逅迟来的油菜花开
- 作者:黎荔随着季节的流转 为蕨菜写点什么
- 作者:黎荔南有武汉大学樱花雨 冷雨飞花又清明
- 作者:黎荔从交大的彩虹桥下来 鸢尾的那句话
- 作者:黎荔在学校里上课 来到教室的动物们
- 作者:黎荔喜欢坐在盛满了浓浓绿荫的窗前 在绿荫蔽天的窗前
- 作者:黎荔一想到父亲 父亲的满山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