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胡适抢着收她为徒,卞之琳追她半生:她是玩了一辈子的乱世佳人( 二 )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 。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砸瓶花 。”
她少年时代的颜色,被这种古色古香的私塾课堂勾兑成水墨色 。
胡适 胡适抢着收她为徒,卞之琳追她半生:她是玩了一辈子的乱世佳人
文章图片
03
在宅门深锁的封闭式大院里,她的朋友屈指可数 。
每每被奶妈牵着走过种着梧桐树的庭院,她都会伸开手去抱一下柱子 。
“我有时昂着头看那光线的来源,有时撒开她的手 。
走过每根柱子都以一只臂膀去抱一下 。
大人永远同孩子是隔膜的,明明大人亦是从孩子长大的,应该多懂孩子点 。
可是恰恰相反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比一切孩子都寂寞 。”
玩伴是家里佣人的孩子,等到了知“尊卑”的年纪,便生分了 。
他送她培植好的绿梅 。
“我看腻了许多好花,绿梅又有什么了不起?我想要的是一束诸葛菜花,是一束紫云英,是一束蝴蝶花,为什么他不再来采一大束诸葛采的紫花来装饰我一头一身?”
她想要和他叙旧,玩伴却向她下跪 。
“你向我磕这一个头好像坟前祭奠的头 。”
童年时滚烫的记忆,被无形的墙隔断 。
胡适 胡适抢着收她为徒,卞之琳追她半生:她是玩了一辈子的乱世佳人
文章图片
04
16岁的时候,弥留之际的祖母将她叫到床前,让她背《史记》给自己听 。
祖母在她的背诵声中去世 。
她时刻温存的这份修养,让她以后的人生多了一根定神针 。
而苏州的九如巷,等待她的是另一个新天地 。
到了苏州后,张充和却处处不习惯 。她上的是私塾,业余爱好是字帖,古籍 。姐姐们学的是英语、政治,喜欢新潮的事物 。
胡适 胡适抢着收她为徒,卞之琳追她半生:她是玩了一辈子的乱世佳人
文章图片
张充和四姐妹
她没怎么读过白话文,也不知道姐姐们谈论的文化运动是什么,更不知道当今的政治名人都有谁 。
新潮的世界是大漩涡,比起空灵蕴藉的古典文化,这里的一切显得太直白无序 。
张充和在父亲办的女子学校念书,但她觉得新潮文化不如古籍等来的有趣,充实 。
张充和与三姐张兆和最要好,三姐和沈从文结婚后去了北京,张充和还依然住在三姐家 。
在姐夫家里,常有文人来往 。
卞之琳当时也在北大念书,喜好文艺,和她相谈甚欢 。
不过,卞之琳为人内敛,张充和性子活泼,这场相遇早就写好了结局:
“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
胡适 胡适抢着收她为徒,卞之琳追她半生:她是玩了一辈子的乱世佳人
文章图片
05
张充和当时想考北京大学,还刻意将试卷上的名字改成“张璇” 。
那一年阅卷人是胡适,胡适看完张充和的作文就说,“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
不过,张充和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学过数学,以至于数学得了零分,在胡适的坚持下,北大破格录取“张璇” 。
进了北大后,胡适对张充和“打官腔”:“好好补补你的数学 。”
张充和在心里嘀咕:“都考上了,还补啥呢 。”
两年后,张充和患了肺结核,回苏州老家修养 。
06
在休养期间,张充和接触到了更加生动的昆曲文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