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看清重男轻女的本质
你身边有重男轻女的长辈吗?
我87岁的爷爷现在天天抱着我5个月的侄子去散步遛弯 。
弟媳说:“简直爱不释手 。 姐姐小时候他碰都不碰一下 。 ”
爷爷重男轻女 , 众所周知 , 要不然我妈也不可能在生了3个女儿后 , 求各种土方子千方百计要生个儿子 , 最后如愿以偿生下了我弟 , 才终于觉得扬眉吐气 。
我记得我曾问过我爸:“我们姐弟四个你最爱谁?”
我爸说:“个个都爱 , 都一样 。 ”
我爸不愧是端水大师 。
但其实我知道 , 在他和我妈心里 , 弟弟的位置始终更重要 , 因为我妈说过 , 等她不在的一天 , 如果弟弟能在旁边看她闭眼 , 她就能瞑目了 。
家里所有的长辈都默认了 , 以后的家产都是我弟的 。
这是不是重男轻女?是不是错的呢?
“重男轻女”是一种血脉延续的文化传承 , 无关对错
在现代社会 , 尤其是城市里 , “重男轻女”接近于“封建守旧”“迂腐愚昧”的代名词 , 是骂人的贬义词 。 但在农村 , 尤其是偏僻的农村 , 重男轻女还是那么理所当然 , 生了男孩与有荣焉、满月酒轰轰烈烈大摆宴席 , 生了女孩闷声不响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
重男轻女究竟是对还是错?
作为延续血脉的一种方式 , “重男轻女”是一种传承文化 , 无关对错 。
在这样古老的血脉延续和传承文化面前 , 对错根本不重要 , 除非我们能重回母系社会 。
这从清明节扫墓可以管窥一豹 。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清明节是告慰思念故人的仪式 , 也是树高千尺叶落归根理念的传承 , 祭祖扫墓不仅是简单的仪式 , 而是生者对生命的感恩与敬畏 , 为已逝的亲人、祖先 , 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 一年年轮回 , 一代代传承 , 生生不息 。
这个传统节日和“重男轻女”息息相关 , 因为它是由一代代的男丁来接力完成的 。
作为女性 ,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 。
我们可以想想 , 我们作为女儿 , 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 , 可以带着儿女一起去祭拜他们的外公外婆 , 而当我们离开人世 , 没人再带他们的时候 , 他们去给我们爸妈扫墓的几率还有多少?而当我们的儿女也不在人世的时候 , 他们的儿女还会来祭拜他们妈妈的爸爸妈妈吗?
应该是少之又少了(除非外家出了名人) , 传承也就断了 。
女性作为所嫁入家庭的姓氏 , 以接受这个姓氏后代的祭拜 , 而不是自己姓氏后代的祭拜在延续着 。
就连一代女皇武则天 , 都不得不屈从于这样的传承文化 。
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 , 本想传位给武家人 , 狄仁杰的一句话让她打消了念头 。
狄仁杰劝武则天说:“陛下如若传位于儿子 , 您仙去后自然而然太庙享受后代子孙们的香火 , 如若您传位给自己侄子 , 可是从古至今也没听说侄子会常去拜祭姑姑的 , 陛下英主 , 怎可如此糊涂 。 ”
狄仁杰的这一番话 , 仿佛惊醒了武则天 , 最后她还是将皇位还给了李家 , 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 。 一代女皇武则天最后还是选择做回李家媳妇、唐朝皇后 , 死后合葬在唐高宗乾陵墓 。
香火传承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 除非我们能找到可以替代的更好的传承方式 , 否则 , 我们没有理由去谴责它、鄙视它 。
“重男轻女”引发的“血案”本质上是人性之恶引发的
我们要谴责、鄙视的是那些披着“重男轻女”外衣 , 行人性之恶的人;是那些持有“重男轻女”观念 , 并以此限制女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压榨女性的付出和价值、伤害女性的身体和感情的个人和群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爱情 吓得我赶紧起来写推送了!
- 妻子|“拿出十万积蓄给继子治病,手术成功后老婆跑了,我成了冤大头”
- |“和你在一起以后,我从未羡慕过别人。”
- 本文转自:台州公安朋友的媳妇介绍了一位“女朋友”小伙在网上与其聊了7个月也没见面直到某一...|男子在派出所崩溃:我的微信女友竟是朋友老婆
- 书本因拥有不为常人所具备的“温度”。|不疾不徐地奉献着它的温暖,照亮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提到过:“非淡泊无以明志 对过去的事情不闻不问,不再纠缠
- 本文转自:晋州普法现在的社会包容度越来越高 2022婚姻法出新规,对于“非婚生子女”尤其重要
- 齐白石曾说:“人不可无傲骨。|两个人翻脸,是在乎你,不愿意和你分手
- 涂磊在一档情感节目中曾说:“吃醋是因为喜欢 男人和异性接触时,会有哪些表现?
- 退休五年,才突然明白,晚年时的亲情和家人,往往特别“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