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究竟是对还是错:看清重男轻女的本质( 二 )


比如 , 被父母“榨干”的女孩洛洛 。 2021年10月17日 , 女孩洛洛在钱塘江边散步溺水身亡 , 公司出于人道主义给6万给她父母 , 她父母却索要41万 , 理由是要给她弟弟买房 , 由此揭开洛洛父母贪婪“吸血”的遮羞布 , 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热议 。
《安家》里的房似锦 。 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 , 盼子心切的母亲潘贵雨刚生下她 , 就准备扔进井里 , 从小忍饥挨饿 , 自己半工半读考上985大学 , 在某知名地产公司成为十大金牌销售之一 , 家里的人都把她当作提款机 , 所以房似锦只能拼命赚钱 , 一次次的给家里人钱 。 但家里人就像个无底洞 , 贪得无厌 , 无休无止 , 母亲甚至还跟她索要100万去给弟弟买房;
《都挺好》里的苏明玉 , 也是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 在妈妈的眼中 , 两个儿子远比女儿重要得多 , 两个儿子的心愿母亲砸锅卖铁都会满足 , 而女儿想读书 , 妈妈却不肯出钱 。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 , 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十分严重的家庭当中 , 不仅在童年时候缺失了爱 , 在后来只身到外地城市闯荡后还是脱离不了家庭 , 不仅帮哥哥买了房 , 连侄子都需要自己来养活 。
这些案例 , 本质上是父母贪婪和偏心的人性引发的 , 跟“重男轻女”其实关系不大 。
因为这样的父母 , 如果只生儿子没有女儿 , 那么不被偏爱的那个应该也会被要求为受宠的那个付出和牺牲 。
遇到重男轻女的长辈时 , 要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分辨 , 长辈的“重男轻女”到底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传统观念 , 还是一种写在骨子里的感情凉薄、人性丑恶 。
怎么分辨?
最简单的方法是 , 有没有对女儿付出感情、付出“爱” 。
就算是古代依然有不少把女儿视若“掌上明珠”的家庭 , 因为爱孩子是每一对父母的天性 。
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个天性 , 只是把女儿当做工具人 , 本质上并不是因为重男轻女 , 而是本性凉薄甚至贪得无厌 , 这个时候就要勇敢说“不” , 防止自己被“榨干” 。
而如果你的父母在行动上、语言上是爱你的 , 其他的就不要跟他们太较真 。
我们改变不了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 也没有必要去改变 。
就像这么多年来 , 我和我的姐姐妹妹从来没有埋怨过我爸妈所谓的“重男轻女” , 因为他们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让我们作为女儿的有满满的安全感:
在那个上学很贵的八九十年代 , 很多人供不起那么多孩子读书 , 基本都选择让女儿辍学只供儿子 。 我爸妈不仅每个都要供上学 , 有哪个女儿考得差点他们还舍得砸高价送去读重点中学;
平时做家务 , 也并不因为我弟是“手心里的宝”就可以免除 , 四姐弟轮流来谁也别想躲;
甚至因为弟弟从小调皮捣蛋 , 挨揍成了家常便饭 , 反而我们三姐妹从来没有挨过揍;
……
正如我爸说的那样 , 他们“个个都爱” 。
作为女儿 , 我们并不嫉妒弟弟 , 因为我们经历了弟弟到来前家里人那种热切的期盼后 , 竟然也一起强烈期盼起来;弟弟出生后 , 也自然而然爱他(虽然他拒绝洗碗的时候也揍过他武力镇压他) 。
所以 , 我们对他们那种“儿子养老送终”、“家产留给儿子”传统守旧的观念并没有抵触和不满 。
我们都大学毕业了工作了 , 我们有手有脚 , 我们可以养活自己 , 我们不需要家产 , 甚至还有余力帮助弟弟 。
【|“重男轻女”究竟是对还是错:看清重男轻女的本质】他们拼尽全力送我们读到大学毕业 , 给我们满满的、足够的爱 , 就是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