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我与西安吟诵界结缘于2013年底 为吟诵而写】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复兴中华吟诵?从中华吟诵发起人徐建顺教授 , 到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 , 还有大量吟诵名家、文化学者已谈得太多了 , 我只想补充一个人观点 , 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并非一种“思在合一”而是一种“身道合一”的哲学样态 , 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承与运用 , 也体现出这种“身道合一”的特点 。 比如说 , 吟诵具有质朴而简单的旋律 , 能读出古典诗文的韵律、节奏 , 将汉语在声音上的特色彰显出来 , 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是仅靠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无法得到的 , 只有抑制理性的知解 , 回归到感性的自然而为的状态才能实现 。 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 , 而且有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 , 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对诗歌之理解的 。 “声入心通” , 古人的心态、情绪、意境 , 只有吟诵的时候最与之接近 , 最能体会 。 曾国藩提出“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 , 须熟读古人佳篇 , 先之以高声朗诵 , 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 , 以玩其味 。 二者并进 , 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 , 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 , 诗成自读之 , 亦自觉琅琅可诵 , 引出一种兴会来” 。 这种“声入心通”就是典型的中国的乐教 , 人把自己真正融为一个天地间的乐器 , 情发乎中 , 心口相应 , 一切都从感情出发 , 最终绽放出人性的光辉 。
文章图片
古人的吟是没有谱子的 , 今人为什么要附吟诵谱子呢?因为现在会吟的人太少了 , 中华吟诵作为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整理的必要性 , 有了谱子便于吟诵的教学和传播 。 其实 , 吟的时候对音的高低、长短、速度和旋律等处理有一定的即兴随意性 , 甚至同一个人吟同一首诗 , 今天这样吟 , 明天吟时可能在某些地方作些变化 。 所以郭沫若讲过一句话:“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 , 那是接近于唱 , 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 。 ”这才是真实的人性情感 , 在这样的真性情面前 , 表演艺术永远是二流的 。
“吟”和严格意义上的“唱”是有区别的 , 一是“唱”有乐谱可依 , 唱的时候严格按照乐谱唱 , 唱的人对乐谱一般不好随意地改动﹔而古人的“吟”没有乐谱可用 , 随口而吟 , 传授的时候也是口耳相传 , 家里的父亲教儿子吟古诗 , 就是这样一句一句教 , 口耳相传 。 二是“唱”在通常情况下有乐器伴奏 , 古人的“吟”没有谱子 , 也没有乐器伴奏 。 今人用乐器伴奏的原因 , 是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多元化 , 配乐可丰富吟诵的意境 , 同时增加音乐性 , 使之更在听觉上更臻于完美 。 三是“唱” , 每首歌都有自己的调子 , 唱法各不相同 。 而“吟” , 同一格式的诗和同一词牌的词 , 可用同一个调子套吟 , 只是在感情色彩、速度、某些音节的特殊处理等方面有些变化 。 “吟”是自我的诗教 , “唱”是为他人的表演 。
文章图片
我想起庄子说过一个故事叫《轮扁斫轮》: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 , 轮扁在堂下制作车轮 。 轮扁放下锤子、凿子走上来 , 问齐桓公说:“冒昧地问一下 , 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呢?”齐桓公回答说:“圣人的书 。 ”轮扁又问:“那圣人还活着吗?”齐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 。 ”轮扁说:“既然这样 , 那么您所读的书 , 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 ”齐桓公说:“我读书 , 一个做车轮的人怎么能妄加议论呢?要是能说出道理来还可以饶恕 , 要是说不出道理来就处死 。 ”轮扁说:“我用我从事的工作观察出这样的道理 。 制作车轮 , 卯眼做得宽大就松滑而不牢固 , 卯眼做得窄小就涩滞安插不进 , 不松不紧 , 从手中做出的活儿 , 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 。 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 , 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 。 我不能把这个规律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 , 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学得到 , 因此年纪七十了却还要在年老时制作车轮 。 古代的人同那些不能传授的东西都一起消失了 , 既然这样 , 那么您所读的书 , 也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每天晨起 感恩是一种让生命歌唱的方式
- 作者:黎荔每天早上起来 每天去解谜
-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
- 作者:黎荔《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丁香一般的姑娘
- |恭喜,他们终于复婚了!
- 尘心|人生何必太清醒
- 作者:黎荔今夜 放下包袱,才找到故乡
- |速更!夜不能寐!恨不得把作者关在小黑屋码字的几本网文小说
- 作者:黎荔“我望着她 《洛丽塔》:深情的意义
- 作者:黎荔“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