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常常是伪科学的重灾区。|心理学的一把“尺子”

心理学常常是伪科学的重灾区 。
中国心理学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迅猛 , 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国人的巨大需求 。 于是就给了很多人可乘之机 。 据说 , 某个从未受过正规心理学训练的非专业人士靠几天培训拿下一个MBTI[1]的证书就可以两个小时收取1500元咨询费 。
且不说MBTI测验其实很容易获取 , 随便一个商学院老师就可以轻松搞到 。 重要的是 , MBTI不但不像吹的那么神 , 简直可以说完全没有用处 , 不能帮助人了解自己 , 更无法有效规划职业 , 更不要说由一个不懂心理测量的外行来解释 。
心理学常常是伪科学的重灾区。|心理学的一把“尺子”
文章图片
MBTI测试中使用的4个维度|dylanninin.com
心理学常常是伪科学的重灾区。|心理学的一把“尺子”
文章图片
MBTI测试会将人归入上述16种性格之一|dylanninin.com
下面我就以MBTI为例 , 来讲解一些心理测量的基本原理 , 帮助大家识别有价值的和欺人的心理测量工具 。
理论基础:完全缺乏实证
先简单回顾一下MBTI的来龙去脉 。
1921年 , 卡尔·荣格(是的 , 就是弗洛伊德的朋友那个荣格)一拍脑门就写了本书 , 叫做《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Types) , 里面提出了4个维度 , 把人按照人格分成16种类型[2] 。
心理学常常是伪科学的重灾区。|心理学的一把“尺子”
文章图片
卡尔·荣格 , 约1935年丨Wikipedia
先不要急着责怪荣格 , 他明确指出了这个分类只是出自自己的观察 , 有待实证检验 。 1942年 , 凯瑟琳·布里格斯从费城某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那里学习了一些测验的基本方法 。 于是 , 她和女儿 , 这两个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心理学培训的人就开发出了这个80年后仍经久不衰的MBTI测验 。
你可能会说 , 英雄不问出处 , 人家母女不能自学成才么 。 其实 , 心理学界真的不是因为歧视人家母女才挤兑MBTI , 再说荣格可是大名鼎鼎的 。
MBTI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个测验本身 。
测量工具:信度差是致命问题
心理测验是根据理论开发的测量工具 , 要判断工具的有效性 , 首先要从理论入手 。
荣格对心理的把握还是很有一套的 , 他提出来的内外向维度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广为人知的心理类型 。 不过 , 荣格和很多同时代的心理学家一样 , 理论强 , 但是缺乏实证的训练 。 他的4种心理类型理论现在已经被实证基础更强、更全面、更经得起推敲的“大五”人格理论所取代[3] 。
心理学常常是伪科学的重灾区。|心理学的一把“尺子”】从这个角度来说 , 不能就说荣格的理论是完全错误、没有价值的 , 但是已经有了更好的理论 , 为什么还要抱残守缺呢?
MBTI最致命的问题 , 来自它的测量工具 。
判断一个测验是否有效 , 需要考察两个指标:信度和效度 。 这里先说前者 。
信度简单来说就是测量工具的一致性 。 比如 , 尺子是测量身高的工具 , 信度高的尺子不管是今天测还是明天测 , 不管是在中国测还是在美国测 , 不管是你来测还是我来 , 结果都是一样的 。
如果测出来的结果差异太大 , 这尺子就要扔掉 , 因为信度太差 。 MBTI就是信度很差的一把心理测量的“尺子” 。 同一个人 , 今天测量可能是个ENTJ , 过几天可能就是个INFP(大家莫担心 , 这些字母不过是表示你属于哪一类 , 这里无需考虑具体含义)[4] 。
为什么会信度低呢?问题首先出在背后的理论上 。 假设要画老虎 , 找不到老虎怎么办 , 只好照猫画虎 。 理论(猫)是对现实(虎)的抽象 , 测验工具(画)是对理论的量化表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