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

“我的团长 , 我的团 。 ”
现在 , “团长”是上海各个小区里最受尊敬的人之一 。 继续在封控小区生活着的我们 , 依然要靠着团长们的给力组织充实着家里的物资储备 。
而你想过没有 , 那些同样生活在上海 , 不会打汉字 , 甚至看不懂汉字的外国朋友们怎么储备物资?
在我生活的小区里 , 就有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小伙子 。 他会一点点中文 , 不太看得懂汉字 , 每次团购、接龙 , 光是看懂就是个大难题 。
团购 , 对他来说有那么一点点麻烦 。 除了看不懂以外 , 因为饮食习惯差异 , 团购套餐中总有不少食物往往是他用不上的 。 有一次 , 好不容易帮巴基斯坦小哥跟上了超市的接龙 , 却临时因为一些原因买不了了 。 因为语言障碍长期潜水的小哥在群里用英文询问为啥买不了了 , 结果邻居们也立刻跟着在群里狂飙起英语来 , 一时好不热闹 。 连小哥也说 , 跟大家聊天真有趣 。
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
本文图片

聊天截图 。
热闹归热闹 , 回到线下 , 吃依然是小哥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 不过 , 从一开始的一脸蒙圈到现在 , 邻居们的帮忙、政府的大礼包 , 以及居委会的“投喂” , 帮助巴基斯坦小哥解决了部分问题 。 而小哥也在邻居的远程指导之下学会了如何煮挂面 。
封控之下上海的各个小区里 , 像巴基斯坦小哥这样的外国人还有不少 , 而邻里间互帮互助故事也层出不穷 。 一些外国朋友将他们在上海感受到的“邻里温情”分享在社交平台上 , 引来不少点赞 。
“清晨的第一杯咖啡和第一块可颂面包是我善良的邻居送到我门外的 。 ”catmac1悠闲地坐在院子里随手记录道 。
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
本文图片

网页截图 。
“这周前 , 我与我的邻居素未谋面 , 但他们却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 ”在得知外国邻居丽莎多次抢菜失败后 , 邻居们主动联系她 , 询问她食物还够不够 , 并分给她一些食物 , 教她如何在团购群里购买物资 。
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
本文图片

网页截图 。
“无人机投喂” , 这样高科技且安全的方式也惊艳了外国网友 。
邻居的关心和帮助 , 则让下面这位外国留学生倍感“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 。
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
本文图片

网页截图 。
当然 , 也不全是上海人帮助外国邻居的 。 比如 , 这个小伙伴就是从外国邻居那里得知购买物资的渠道 。
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
本文图片

网页截图 。
正如前面那位关心留学生的上海邻居说的那样“疫情无情人有情” , 上海这座城市现代且洋气 , 而温柔与善良更是千万上海人的底色 。 这样的温情 , 没有国界 , 跨越山海 , 直抵人心 。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上海|“阿拉”的邻里情温暖了在上海的外国友人】撰稿 傅星源 齐旭编辑 深海盐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