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 , 一部叫《小舍得》的剧 , 扎了不少80、90后父母的心 。
剧中“可怕的育儿KPI”不仅逼“疯”了田雨岚、颜子悠娘俩儿 , 也差点令观众“致郁”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后来 , 网友把这部剧的主题立了个“概念” , 叫“打鸡血式育儿” , 简称“鸡娃” 。
本文图片
因为养“鸡娃”比996更可怕 , 很多观众看到半路弃剧:
“《小舍得》看得挺扎心的……累!”
事隔一年 , 比“鸡娃剧”更扎心的“生娃剧”来了——《亲爱的孩子》 。
《亲爱的孩子》不仅令人焦虑 , 其“纪录片”似的镜头和情节设计 , 还令人“恐婚”“恐生” 。
本文图片
“这种剧看多了 , 结婚都难了 , 还谈啥一胎二胎三胎?”
“这个剧是恐怖片吧 , 好害怕、好恐怖 。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无独有偶 , 刚刚上映完的《心居》中 , 有关阶层分化的剧情 , 也令人“细思极恐” 。
本文图片
网友调侃:这剧直接改名叫“门第”算了![捂脸]
本文图片
实话实说 , 《小舍得》《亲爱的小孩》《心居》制作都算精良 , 但都因价值观跑偏而被观众弃剧 , 造成了“收视率可观、口碑不乐观、评分很悲观”的怪现象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不久前 , 人民网更犀利点评:除了卖惨、赚眼泪 , 这些剧是否有更深层次的作用?
本文图片
同是现实题材剧 , 为何《人世间》就大受好评 , 令观众感到温暖 , 而《亲爱的孩子》《心居》就令人焦虑、细思极恐?
本文图片
《亲爱的孩子》《心居》中的10处“细思极恐”
回顾《心居》 , 有五个剧情设定令人“细思极恐”:
第一 , 外乡来上海打工的冯晓琴 , 虽嫁入顾家当儿媳 , 众人却默认她是保姆 。 如果不出来创业这辈子都难翻身 。
本文图片
第二 , 剧中每一对婚姻(冯晓琴和顾磊、葛玥和顾昕、顾清俞和施源每一对) , 人设都强调了“阶级差”:晓琴是外地人、顾磊是本地人;葛玥是“官二代” , 顾昕是普通家庭;清俞是城市精英 , 施源是“落魄贵族”……关键是 , 每一对都未能白头偕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越是人生低谷的时候,要让自己养成这5大智慧
- 生命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
- 东航波音737坠毁,132人伤亡未明:人生无常,除了生死皆是擦伤
-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 凌小麦|人生难得平常心,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 人生有三苦,熬过才算数
- 作茧自缚的结果就是自作自受 人生苦短,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了
- 目有所望 目有所望,心有所想
- 心理学家:当一个人开始在这些事上花时间,说明人生开始走下坡路
- 人生 人生苦短,首先要学会看淡人生的苦恼,才能让烦恼风轻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