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斯:林语堂长女,才华横溢,曾参与抗战,为何会选择上吊自杀

1971年1月19日 ,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在博物院宴请林语堂 。 可宴席还没结束 , 林语堂就接到了一个噩耗 , 大女儿林如斯上吊自杀 。
白发人送黑发人 , 何其悲哀啊!
一代文学大师林语堂 , 共有三个女儿 , 大女儿林如斯受到家庭的文学熏陶 , 小小年纪就已经才华横溢 。
然而 , 谁也没有想到 , 本是天之娇女的她 , 却迎来了这样的结局 , 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
出身好 , 备受父母疼爱 , 又颇有才华的林如斯 , 为何会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呢?今天 , 笔者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林如斯的人生 。
1:亲情助力 , 让她初显满腹才情
1922年 , 林语堂原本在德国留学攻读博士 , 但随着妻子的产期临近 , 他决定和妻子回国待产 。 原因就是 , 他不想让女儿在德国出生、变成德国人 。
他的这一举动 , 或许已经在冥冥之中给孩子刻上了爱国之心 , 也为后来的回国抗战奠定了基础 。
林如斯:林语堂长女,才华横溢,曾参与抗战,为何会选择上吊自杀
文章图片
1923年 , 林语堂和妻子在厦门 , 迎来了他们的大女儿 。 虽然身处旧中国 , 但博学多才的林语堂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 反而觉得女儿和儿子一样好 。
看着襁褓里粉嘟嘟的婴儿 , 他深思熟虑后 , 给女儿取名叫“如斯” , 颇有东方传统文化的意味 , 这其中也包含着他对女儿的深切期望 。
和那个时代守旧的父母不同 , 林语堂和妻子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 他们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读书 , 让孩子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林语堂一有空就陪孩子读书、一起玩耍 , 在二女儿、三女儿出生后 , 更是如此 , 一家人其乐融融 。
林如斯:林语堂长女,才华横溢,曾参与抗战,为何会选择上吊自杀
文章图片
虽然林家家庭条件不错 , 也有一些佣人 , 但林如斯作为家中长女 , 从小就懂得分担父母的辛劳 。
每当父母外出办事时 , 她就担起照顾两个妹妹的责任 , 陪着她们一起学习、玩耍、写作 , 颇有长姐风范 。
然而 , 这种独立自主的性格 , 也为她后来的婚姻遭遇 , 埋下了伏笔 。
林语堂并不限制孩子的创作能力 , 反而鼓励孩子写作 。 林如斯在7岁时就受到父亲的鼓励 , 开始进行独立写作 。
父亲的引导 , 家庭氛围的熏陶以及个人的努力 , 很快林如斯就成为了《西风》杂志的小小作者 , 初显满腹才情 。
对于女儿的成长 , 林语堂自然是满心欢喜的 。
林如斯:林语堂长女,才华横溢,曾参与抗战,为何会选择上吊自杀
文章图片
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写成后 , 国外反响很大 , 名声大噪 , 美国作家赛珍珠力邀林语堂赴美 。
1936年 , 林语堂带着全家人赴美 , 决定专心写作 。 但他仍怀爱国之心 , 对孩子们说:“虽然我们在外国 , 但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 ”
林语堂依旧为女儿们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 教导她们继续读古诗、写汉字、说汉语 。
林如斯也深爱着祖国的传统文化 , 她坚持学习国学、用汉语写日记 , 她觉得 ,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 , 不能因为在国外生活就忘本了 。
在林如斯16岁时 , 她和妹妹共同创作的日记选《吾家》出版了 , 日记中记录了家庭的生活琐事 , 平淡却不失趣味 , 在国内外都受到好评 。
日记选中的一些内容还被编入林语堂的《人生的盛宴》中 , 足见林如斯的优秀 , 完全继承了父亲的才华 。
林如斯:林语堂长女,才华横溢,曾参与抗战,为何会选择上吊自杀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