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中国人对吃鸡的执着,总是比你想的更深 。
雄鸡一叫天下白 。
“吃得鸡来,大吉大利”、“无鸡不成宴”,放眼中国大江南北,没有哪种肉食比鸡更加老少咸宜 。如果要给餐桌上的食物颁奖,那么“终身成就金奖”,应该颁给鸡 。
“黄鸡啄黍秋正肥”,收成好不好,就看今年的鸡够不够肥了;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李白大笔一挥,“呼童烹鸡酌白酒”,一只好鸡,成全了酒兴和诗兴;
“丰年留客足鸡豚”,瞧,桌上没有鸡,都不好意思把朋友留下来吃饭!
中国人太爱吃鸡,连国家地图都能看成是一只昂首的公鸡 。
今天,极物君就带你看看,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广东:鸡有鸡味谓之鲜
广东人可以没有爱情,但不能没有一只走地鸡 。他们爱鸡爱到,甚至把省份地图都幻视成一只大鸡腿 。
白切鸡,是广东厨师的终极大考 。皮滑肉爽,鸡有鸡味 。是广东白切鸡的标准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图片|图虫创意 ?
想有鸡味,首先得有一只好鸡 。在找一只好鸡的这一件事上,广东人比福尔摩斯还谨慎 。葵花鸡,磕着瓜子,练着拳脚,偶尔还来点草药补身,自带草木香的气质让广东人口水飞流三千尺;清远土鸡,山地跑酷一级选手,经过140天严格训练得来的一身肌肉,让它在一众笼养鸡里杀出一条血路,成为鸡中战斗机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挑剔的广东人终于点点头,杀鸡,下锅——
广东的白切鸡,是“浸”出来的 。鸡在滚出虾眼小泡的高汤中数起数落,至刚好断生而不老分毫 。白切鸡脆皮的关键是浸润高汤之后再去浸一次冰水,这样处理过的鸡皮,入口才有被十万伏特击中的脆感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图片|《舌尖上的中国》 ?
浸出的白切鸡,切开以后,白肉里隐约渗出嫩粉的肉汁,在骨头里,还可能看见布丁一样微微颤抖的骨髓 。
白切鸡 中国人在花式吃鸡的道路上,到底走了多远?
文章图片
图片|《舌尖上的中国》 ?
身为吃鸡大省,广东的白切鸡是头牌,猪肚鸡和盐焗鸡则可当左右护法 。
热爱养生的广东人用猪肚包下一整只鸡,冷水下锅,再由枸杞、玉竹、党参等药材陪着完成一趟升华之旅 。出锅的时候,记得再洒一把胡椒粉 。一定一定要让一口热汤打头阵,冲醒了味蕾之后,再去吃弹牙的猪肚和滑嫩的鸡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