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 二 )


或许从小学开始 , 我们的价值观就已经歪曲了 , 一切围绕价值和利益图谋一份好的工作 , 大学热门专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 。
|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
本文图片

于是 , 学生们努力考“金融、计算机”的研究生和博士 , 除了一些特别好的985.211同时将教育以市场和人格培养作为导向的 , 为了迎合本科教育大部分后起的高校只是走了一遍初高中的学历过场而已 , 忽略了大学最后黄金的人格培养阶段 。
等到出身社会 , 第三坑就来了 , 大部分优质岗位被研究生和博士饱和 , 普通本科生要么有一技之长 , 要么就只能拿微乎其微的工资 , 2022年1076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 , 不仅是“就业难”同现“招人难”的难题 , 有这么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想去的岗位去不了 , 制造业企业想招的技术人才招不来 , 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很大 , 失业率的上升 , 甚至在外卖界和快递界都“卷”了起来 , 当中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 。
“工作难 , 工资太低”的话语时刻围绕在我们耳边 , 由此躺平现象就出现了 , 接踵而至的恋爱观 , 生育观问题开始折磨着身体成熟而心未成熟的年轻人们 。
【|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
本文图片

于是有人冠冕堂皇地开始指责:继续拼搏呀 , 年轻人不就是应该有活力吗?可是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 , “躺平”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习得性无助”的群体泛化现象 ,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意志力的消耗殆尽 。
一个失败次数极多且缺乏独立人格的人最容易“躺平” , 这种失败主要表现为分数单方面的失败 , 学历晋升上的失败 , 又或者是个人情感上的失败 , 意志力和动力不太一样 , 引起意志力损耗的有五大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 , 而动力则来自于人格独立后的目标方向感 。
或许两者都没有办法从现有的教育体制中良好的获取 , 那我们16年的学校生活的意义何在?
|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
本文图片

二胎三胎政策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 之所以这样说 , 是因为教育的恶性循环成为年轻家长们的沉重负担 , 不但严重影响着年轻父母生育二胎、三胎的信心 , 甚至让他们产生丁克的想法 , 影响着年轻父母其余的消费 。
由孩子教育问题而牵一发动全身的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和社会问题等 , 逐渐演变成了现有的一系列人口与社会问题 。
因此 , 只有教育体制的改变 , 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救新一代年轻人 , 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和恐惧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 雪崩时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个人心理问题终究构成群体心理问题 , 一定是某个问题埋藏了数十年之久才会逐渐暴露 。
|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
本文图片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三大要素:自身的努力 , 好的环境 , 好的老师 。
三者缺一不可 , 或许 , 当代年轻人已经做到了第一点 , 剩余的则需要制度和大环境的依靠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 , 而不是成为阻碍他们人格完善路上的绊脚石 。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