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平安回家,她们默默护航——记搜救团队的女性工作者

【|神舟十三号平安回家,她们默默护航——记搜救团队的女性工作者】4月16日这天 , 从夜色尚浓 , 到朝阳初升 , 从轨返分离、飞船进入大气层、出黑障区……全国人民守在电视直播前 , 密切注视着神舟十三号“回家”的每一步 , 紧张又满怀期待 。
此时 , 在观众看不到的幕后 , 东风着陆场广袤的戈壁滩上 , 她们怀揣同样心情在忙碌着:
操作定向仪的搜救队员朱晓琳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捕捉着返回舱的具体位置;搜救队伍女调度指挥员张颖正在地面指挥所上传下达 , 协调搜救任务;航天员医疗救护队队员王玉珠正在橙色的1号医监医救车里 , 车辆朝着返回舱的着陆点疾驰……
上午9时56分 , 神舟十三号平安到家 。 着陆场升腾起烟云 , 她们眼里也终于涌起轻快和欣喜 。
几个月来 , 她们一直严阵以待 。 神舟十三号飞天入地 , 搜救力量始终在默默保驾护航 。 返回任务完成后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采访人员第一时间对话了3位搜救团队的女性工作者 。 她们的担当与付出 , 共同造就了神舟十三号回家的“宇宙级”温暖 。
十年磨一剑 , 只为这一刻
“东风 , 01报告 , 搜救A分队已到达待命点位 , 报告完毕 。 ”
“东风 , 01报告 , 已将预报落点通报至联合搜救分队 , 报告完毕 。 ”
这些令人踏实的消息是从东风着陆场地面指挥所发出的 , 报告的发出者01 , 就是搜救调度指挥员张颖的代号 。
|神舟十三号平安回家,她们默默护航——记搜救团队的女性工作者
本文图片

张颖(左二)在指挥所工作 。 张国亭/摄
张颖是东风着陆场搜救队伍的首位女调度员 , 她所调度的5支搜救分队在此次神舟十三号的返回任务中担任备份力量 , 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
不过 , 在载人航天的搜救体系里 , 张颖的角色远不止神舟十三号返回当天的地面指挥员 , 而是一个身经十余年历练、身兼数职的搜救“女将”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返回当天我的岗位在指挥所 , 但是前期搜救行动计划的制定 , 技术文书的撰写 , 演练科目设置 , 包括紧急状况的预案 , 我全程都有参与 。 ”
与张颖交谈中 , 采访人员感到 , 在她清晰温和的言语之下 , 有股藏不住的倔强 。
2009年 , 研究生毕业的张颖加入了搜救队伍 。 这是个倔强的决定 。 当时身边不少人都劝她说 , 搜救任务强度大、风险高 , 女同志还是留在后方机关里清闲安全 。 但是张颖内心并不服气 , 她想 , “学了这么多年 , 总得去一线做点事情 。 ”她依然留在搜救队伍中 , 积极参与了残骸落点预报方法研究课题 。 执行神舟八号任务时 , 她主动递交请战书 , 作为课题组试验验证人员的身份参试 。
“搜救演练要上飞机 , 飞机噪音很大 , 油味也特别重 。 所以一旦有演练行动 , 我就会提前饿一天肚子 , 保证自己上去之后不会晕不会吐 , 有个好状态 。 ”讲起这些张颖感慨道 , “搜救很艰苦 , 但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 , 用技术手段让它不那么苦 , 我觉得便很有价值 , 所以也就慢慢‘钻’进去了 。 ”
就这样 , 张颖在搜救队伍中倔强地“钻”了十几年 。 在以往的载人任务中 , 东风着陆场都是作为副场担任备份作用 , 直到神舟十二号任务时才成为主着陆场 。 张颖也终于等来了参与载人搜救的机会 , 光荣地成为神舟十二号任务空中搜救分队“雄鹰”的调度指挥 , 全程承担了飞机的加改装、新研设备的接收调试、实战应用演习等任务 。 不巧的是 , 就在神舟十二号返回前 , 张颖临时接到另一项重要任务 , 没能出现在返回当天的飞机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