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封控,他们在天台举行婚礼( 二 )


本文图片
4月19日 ,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一处居民区 , 工作人员卸下物资 , 准备配送给小区居民(新华社采访人员 丁汀 摄)
我们楼栋有一个癌症病人 , 他前几天告诉我 , 想去医院化疗 。 我帮他联系了居委书记 , 书记也同意了 。 我就安慰他 , 路上要是遇到值守警察 , 就说清楚——“你住在哪里 , 生了病 , 出门请示过 , 书记同意的” , 再出示核酸阴性证明 。
他后来成功走路抵达了瑞金医院 。 这一问题算是解决了 。 不过 , 我自己家也有问题 , 老伴的慢性病快耗尽 , 上报给居委会五天了还没见到药 。
2022年的这一个月 , 是我做楼长最辛苦最累的时候 。 没发生新冠疫情以前 , 我每年这个时候会去澳大利亚 , 我女儿女婿那里 , 呆三个月 。 2021年以来 , 我做了楼长 , 平时没什么事 , 一大任务就是每天站门口 , 问租房的小年轻去哪里旅游 , 让风险地区返沪人员做核酸去 。
至今为止 , 我们楼未出现阳性病例 。 4月初 , 居委会给每位楼长额外发了一箱牛奶 。 我觉得挺好 , 有人记得我们 。
02
脱下防护服 , 上天台结婚
Tutti , 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 建筑师
4月1日 , 居委会离开了我们的小区——有人是阳性 , 有人成为密接 。
他们去了方舱医院 。
我们陷入无序和矛盾的状况 。 居委会在线上超负荷工作 , 业主群里在争吵 。 我看不下去 , 报名做志愿者 。
得到居委会信任后 , 我逐渐成为370人的楼长 。
最早期我也处于混乱阶段 。 居委会不在 , 22层的楼宇因出现阳性病例被封控 , 我们出不去 。 所有事情靠志愿者在楼内定规矩 。
比如核酸异常的人不能出门、快递应怎么拿、垃圾怎么丢……都是志愿者经讨论定下的 。
后来察觉到人手不够 , 我又到业主群里招募 , 为每个楼层设一个楼层长 , 共计招了30多位志愿者 。 这些人手首先要统计每户家庭组成 , 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 他们还负责上报核酸、抗原检测信息 , 搬运物资等 , 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报给我 。
上海|上海封控,他们在天台举行婚礼
本文图片
Tutti与丈夫米周做志愿者时合影(图源:受访者)
在这些志愿者里 , 出头的、做统筹的是女性 , 男性是很好的执行者 , 帮忙出力 。 我想 , 楼长是一份需要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工作 , 女性擅长沟通 , 处理邻里关系更有优势 。
既耗时又耗精力的是为居民做核酸检测 。 我们楼人多 , 但医生时间有限 。 为了避免人群拥挤导致感染 , 我将楼层情况分为三类:正常楼层、有孕妇、老人等需上门检测楼层和核酸异常楼层 。 按照上述顺序错开做核酸检测 , 同时限制坐电梯人数 , 以电梯和走楼梯结合的方式 。
线下志愿者要站在一旁 , 随时准备做好消杀 。
上海|上海封控,他们在天台举行婚礼
本文图片
安排居民做完核酸检测后 , 工作人员在消杀手机(新华社采访人员 金立旺 摄)
我将上述下楼方案写成公告 , 发上小区各个楼组长和业主群 , 得到推广 。
这期间 , 我还收到很多老人的求助 。 他们大多有基础疾病 。 这时候我发现 , 叫得越响的人 , 越能被看到 。 楼里老人很信任我 , 一不舒服就会尽最大可能呐喊求助 , 不断打电话 。 有一阵子 , 这些紧急事件给我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
4月过了一半时 , 随着阳性病例得到转运或逐渐自愈 , 情况开始好转 。 4月15日至今再也无新增病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