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曾有一则消息引发网络热议。|怎样去直面空心病?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曾有一则消息引发网络热议 。 据传是大学的新生接受了一项心理测试 , 其中要求回答的一个问题 , 是“你觉得人生有没有意义” 。 不曾料到的是 , 大多数的学生 , 表现出一种困惑不解的态度 , 甚至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活得没有意义 。 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总督导徐凯文 , 认为核心原因是学生患上了一种“空心病” 。 所谓“空心病” , 就是感觉到自己身上没有价值或意义 , 也可以叫做“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 ”以前可以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 当忽然之间实现了梦想 , 到达了最高学府之后 , 觉得要追逐的那种价值已失去意义了 。 当然 , 徐凯文也解释说这个数据可能被误传 , 真正有问题的人其实不多 。 但比现象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事实上 , 不仅仅只是某一所高校 , 某一部分学生患上了“空心病” , 甚至可以说我们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患上了“空心病” , 许多人有着强烈的无意义感 , 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 即使他们有着光鲜亮丽的社会形象 , 但内心还是空荡荡的 , 如置身荒野 。
《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提供的数据显示:10年来 , 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 , 厌学、焦虑、敌对、敏感、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屡见不鲜 。 徐凯文认为“空心病”是中国的功利主义的教育导致出现的 , 应试教育下脱颖而出的那些卓越个体 , 其实许多人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无法拥有学习的价值 。 外表光鲜艳丽 , 内里一片苍白;外面疙疙瘩瘩似乎挺有个性 , 其实却经不起一点挤压 。 他们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 , 内心空洞 , 情绪低落 , 现在没有真正的喜欢上学习 , 未来也不会喜欢他们所从事的职业 , 甚至人生 。
文章图片
其实 , 关于“空心病” , 我认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 读读村上春树的作品 , 就可知道日本战后一代青年的低落的情绪状态 。 在村上春树笔下 , 人活着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找不断失落的过程 。 村上作品的主角大多是时空和命运的囚徒 , 他们空空如也 , 在他们的路途中走着走着 , 不断失落 , 直至不再遗下什么 。 ……他们有时也拥抱影子 。 但他们其实连影子也不是 , 他们只是影子的影子 。 日本影坛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至少一部病态犯罪题材的大作 , 而独立制片、地下电影等小成本作品 , 更是不胜枚举 , 内容也更残暴、血腥、病态 。 日本文化中这种对于“病态”的执迷 , 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觉得 , 这个孤岛心态、推崇壮烈樱花与武士道精神、擅长“逼自己”的民族 , 二战失败导致赤条条一无所有 , 在一片废墟中战后重建 , 数代日本人为了大和民族的荣誉而奋斗 , 一心一意为国家、为社会放弃自我 , 心中有再多不满也被压抑下来 。 这种“压抑” , 导致了他们70年代经济的成功 , 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病态”审美的萌芽 。 接着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 , 经济泡沫产生 , 人民精神再度被击垮 , 也出现了很多自杀现象 。 于是 , 日本民众某种程度上要寻求一种发泄 , 导致病态的文化产品一直在日本颇有市场 。 越是生活水平高的发达国家 , 抑郁症的发病率竟然越高 。 抑郁症患病率超过30%的国家分别是法国、荷兰和美国 。 同时 , 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 。 在英国 , 大约有半数的妇女曾经服用过抗抑郁药品“百忧解” , 以至于媒体惊呼 , 英国已经变成了“百忧解国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黎荔有时豪放 人性博物馆之有时细腻
- 作者:黎荔一颗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浮亿万年的彗星 我们在另一个时空纬度见过吗?
- 作者:黎荔我们痛饮了大地的朝露却是以自己的鲜血换来的那千遍焦焚了的大地啊因我们依然活着而...|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 作者:黎荔美国诗人沃莱斯?斯蒂文斯(WallaceStevens)有一首诗叫《黑暗的统治...|孔雀的叫喊
- 作者:黎荔或许 岁末看清时间的模样
- 作者:黎荔读作家张宗子的《书时光》 你以为的过程,其实是归宿
- 作者:黎荔又是黄昏了 交大的冬叶
- 婚恋|四个字,当下最流行的择偶条件
- 炊烟里的思念
- |【上海文苑】No.22166期B版|两只小猫咪(散文)作者:杜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