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母亲去云南(外一篇)( 二 )


本文图片

母亲后来告诉我们兄弟:“倒生根啊 , 我种的菜园里好些个菜也有倒生根的 , 这好记啊 。 要认得那些的士啊 , 不难 , 要是车上边长个帽子一样东西的小车 , 就是的士啊 。 ”我们兄弟听了哈哈大笑 。
一切顺利 , 母亲到达了叫着“倒生根”的地方 , 那是思茅南屏镇的一处公园 。 大弟的铝合金门窗小铺子就在公园对面 。 那张写有我的电话号码和我大弟的电话号码的纸片 , 自然没有用上 。
【|青未了|母亲去云南(外一篇)】我们兄弟后来也问母亲:要是中途没有两个表哥帮忙接送您上车 , 您恐怕不会去云南吧?母亲轻轻笑着说:“肯定要去的啊 , 再远的路我也不怕的 。 ”
51岁的大字不识的母亲 , 第一次独自远行1800公里 。 这是她第一次坐长途汽车 , 第一次坐绿皮火车 , 第一次坐的士 。
“再远的路我也不怕的” , 母亲知道 , 那个远方 , 有她的家人们等着她 。
那个云南思茅的倒生根公园 , 我没有去过 , 但我知道是因为长有一棵特大的倒生根榕树而闻名 。 那特大的榕树 , 也名之“一树春秋”“独树成林” 。 因为 , 这棵榕树太大 , 倒生的根成了一片树林;每到秋天 , 这棵树的东边枝头会结满一串串金黄色的榕树果 , 而生长在西边的枝头 , 却是一派青枝绿叶 。
这个奇妙之景的远方 , 我的母亲曾独身前往 。
母亲的歌儿
那天 , 我正读大学的女儿问我的母亲:“奶奶 , 您会唱歌儿吗?”我已经七十岁的母亲连连摆手:“奶奶不会唱歌儿啊 , 奶奶不会 , 奶奶儿歌也没唱过……”
我的母亲一直生活在乡下 , 她没有进过学堂一天 , 一个字也不认识 , 她也没有向别人学过唱歌的 。 可是 , 在我的记忆里 , 我的母亲是唱过歌儿的;而且 , 我觉得她的歌声还很美 。
我当时不过六七岁 , 刚刚上小学 。 那一天放学之后 , 母亲要带着我到三四里远的外婆家去 。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 , 背着小书包的我落在了母亲后边 。 母亲看到我的样子 , 站住等到了我 , 说:“你是小学生了不能落后啊 , 要加把劲 。 ”说着 , 她拉住我的手 , 开始唱歌儿:“三岁的娃 , 穿红鞋 , 摇摇摆摆上学来 , 老师老师不打我 , 我回家吃口妈(指吃奶)了来……”唱着唱着 , 我的脚步加快了 , 挣脱她的手我一下子走到了她的前头 。
|青未了|母亲去云南(外一篇)
本文图片

农忙的时节 , 好多个有月亮的晚上 , 母亲和父亲都会在田地里加班收割或者插秧 。 月光下 , 我和小我两岁的弟弟坐在屋门口等着他们回来 。 他们一回到家 , 简单地吃过晚饭 , 母亲张罗着我们在外乘凉 。 我们兄弟两人 , 睡在竹凉床上;母亲就摇着芭蕉扇给我们扇风 。 有时 , 她就会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时 , 她就唱起了歌儿 。 我如今仍然记得她的唱词:“月亮公公 , 跟我走走;走到南山 , 去卖瓜篓;瓜篓瓜 , 换枇杷;枇杷丑 , 换瓜篓……”
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小弟 , 母亲就更繁忙了 。 父亲已经到学校去工作 , 基本上没有时间管家里的事儿 。 母亲似乎成天都在劳作 , 回到家还得料理我们的生活 。 在一个下雨天 , 母亲和我们三兄弟说话 , 说到有一天我们三个都会娶媳妇进到家门 。 母亲脸上就有了笑 , 她说:“这新媳妇要走出自己的家了 , 她会哭的;有的不是真哭 , 哭的是家里席面上的几碗菜 。 ”说着 , 她开始唱:“一碗粉 , 溜溜滚;一碗鱼 , 煎糊皮……”最小的弟弟嘻嘻地笑着 , 我听着母亲唱 , 也记住了她的歌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