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喜欢“玉人”这个词。|玉人竟何在( 二 )


从《诗经?小雅?白驹》中的诗句“生刍一束 , 其人如玉” , 到《二十四诗品?清奇》中“可人如玉 , 步履寻幽” , 玉的信仰境界曾经如此美好 , “其人如玉”是一个至纯至美的境界 。 其实 , 最初的最初 , 每个人都如浑金璞玉 , 可以任意雕刻 , 成圆就方 。 所有的玉 , 都是由石而来的 , 其间不知要历几劫几难 , 由多少天风海浪、烈焰飞沙煅造而成 。 玉人之稀少 , 在于大多数普通人 , 不具备较高自动化能力 , 自我革命 , 自我迭代 , 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 , 从鼻青眼肿的小石砾打磨成温润如玉 。 我们最后成为什么样子 , 是天赋 , 同样也是选择 。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愣头愣脑的 , 不知所措 , 后来就像一块开琢的璞玉 , 经过时光的细细打磨 , 越发显得晶莹 , 圆熟 , 独具内蕴 , 呈现完美 。
等到他或她到达“其人如玉”之时 , 一般人只知其美 , 不知其坚 。 谦谦君子 , 温润如玉 , 其实是外圆内方 , 外表温和谦卑 , 内在强大坚定 。 那些由石成玉的人 , 其实是极其坚忍不拔的 , 如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 , 虽然看起来莹透纯净、洁白无暇、如同凝脂 , 但韧性和耐磨性都极强的 , 质地致密坚硬 , 玉骨玉心铮铮 。 所谓“唯有玉人心似铁 , 始终不负岁寒盟 。 ”不过 , 中国古代玉一般的君子 , 哪怕个体道德修为辉煌而光芒四射 , 但还是要收敛谦虚而尽量掩藏自己的光芒 。 明明是块玉 , 却是不把自己做玉看的 。 正如兰亦为草 , 深山兰自芳 , 玉亦为石 , 大美藏天地 。
作者:黎荔喜欢“玉人”这个词。|玉人竟何在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