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三 )


又比如 , 观众觉得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 不知道在讲啥 。 讲谍战就讲谍战 , 怎么又拍了那么多李严干涉司闻曹 , 和诸葛亮权谋智斗的戏?
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本文图片

但这恰恰也是故事最妙的地方 , 故事中情报机构换了天 , 聂远饰演的情报机构一把手不但权力被架空 , 还遭遇了自己人的诬陷 , 接下来也可能会命悬一线 。
这其实就让观众更进一步沉浸在环境的真实里——不仅是一个三国谍战无间道的环境 , 更是一个现代人普遍遭遇的职场环境 。
这种种看似无心实则用心的细节笔墨 , 赋予了《风起陇西》不同于一般三国历史剧的故事根基 。 也就是马伯庸最擅长的 , 将悬疑推理与历史相结合 。
以“抓内奸”这个谍战的经典主题切入后 , 故事融合了蜀国朝堂纷争、三国局势等更多古装权谋内容 , 显然是想要穿越迷雾重重的历史长河 , 编织一个逻辑缜密的设谜和解谜的棋局 , 寻找历史的回味 。
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本文图片

但对于许多观众来说 , 这样的剧情 , 实在是太不爽 , 甚至压抑了 。
说到底 , 古装谍战剧是需要观剧门槛的 。
但传统历史剧 , 却是最不需要观剧门槛的 。 小时候父母不让看电视 , 唯一让看的就是《三国演义》 。
但很多传统历史剧观众很难完全理解《风起陇西》的精彩 , 甚至会把主创眼中的蜜糖 , 视作砒霜 。
这也是剧集第三个最核心的问题:剧集的电影化审美与传统电视观众审美不一致 。
导演路阳是一个审美很高端的导演 , 他追求的 , 是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 。
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本文图片

而马伯庸原著的小说后记里 , 马王也直言替换人名地名 , “这就是一部标准的西方间谍小说” 。
也就难怪导演路阳会以一种冷峻、灰暗手法去讲这个故事 , 以至于剧集的质感更接近间谍片 。 而且这种间谍片 , 还不是《007》这种改良过的好莱坞大片 , 而是传统的欧美间谍片 。
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本文图片

这也是导演为什么用大量灰暗偏写实的主色调、大量的长镜头去拍这部剧 , 因为这正是传统谍战电影常用的手法 。
导演甚至在剧中使用了大量的烛火 , 去取代电视剧的大平光 。 但结果就是照射到演员脸上的只有微微的烛光 , 整部剧的色调就显得非常阴暗 , 每个人看着都灰蒙蒙的 。
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本文图片

年轻一点的观众可能还好 ,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观众 , 连陈坤和白宇都看不清可能立马换台了 。
再比如 , 剧集处处都是勾心斗角 , 人人都要机关算尽 , 哪怕是一句最简单的台词 , 或许都别有深意 。
风起陇西|《风起陇西》收视越惨淡,我越替国剧感到悲哀
本文图片

不同人物在波诡云谲的局势中 , 你方唱罢我登台 , 彼此之间的撕扯和张力 , 让剧情变得非常有嚼头 。
但有嚼头的东西 , 吃起来也费劲 。
这就是为什么有大量男性受众肯定了该剧在题材、画面质感、服化道方面的用心 , 但剧集的口碑依然不是那么好 。
因为剧集的好 , 不是许多观众审美中的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