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 , 医美的消费客群(除灰色职业人群外)整体是高净值的优质客群 。
不同于无场景现金贷的额度小、还款周期短 , 高利率覆盖高风险 , “大数法则”的风险管理逻辑 。 医美分期由于件均较大 , 还款周期长 , 且利率无法高于irr年化24%(理性情况下 , 消费者不会借高利率的贷款去消费) , 产品深度嵌入场景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O2O的模式 , 既需要进行C端借款人管理 , 又需要B端合作商户管理 , 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 。
其中 , 线下团队不可或缺 。 通过线下手段捕捉客户消费行为 , 了解其痛点 , 初步识别其潜在风险 , 弥补纯线上风控的不足 , 发掘线上大数据无法反映的客户真实情况 。 同时可以对商户进行管理 , 提前预警商户端风险 。
早年间 , 一些头部互联网金融玩家就曾布局医美场景 , 通过代理渠道进行展业和商户维护 , 导致线下风控缺失 , 仅笔者知道的暴雷事件导致相应风险团队解散就有两次 。 虽然这些互金平台在现金贷领域优势突出 , 但是在医美金融方面成为失败者 。
后来 , 一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尝试入局医美分期领域 , 但大多相继折戟 。 倒不是说这个行业水有多深 , 而是这些机构都无法真正专注 , 并下沉到这个场景 。
说点题外话 , 当前大量做现金贷的助贷机构或持牌机构 , 疯狂进入小微、个人大额领域 , 这个领域同样需要的足够深耕力度和时间积淀 , 远不是这些现金贷玩家能玩的转的 。 未来两到三年 , 这个领域也可能是一地鸡毛 , 不过好的一面是 , 它们的贷款投放会成为小微经济发展的养分 。
助贷扛起大旗
很多人可能会问 , 既然医美主流人群是优质人群 , 这类人群应该是银行的客群 , 怎么会有助贷机构和非银机构的机会?
医美主流消费客群确实大部分是信用卡持卡人群 , 或是符合资质的目标客群 。 之所以非银机构有业务机遇 , 主要是当前银行产品场景结合能力仍然较弱 , 无法满足医美消费者的金融需求 。
银行可以匹配医美的产品主要为两类:信用卡和银行现金贷 。 先说说信用卡 , 最早民生和浦发信用卡业务都做过医美场景合作 , 由于额度小、下卡周期长、实效性不及时等原因 , 导致与场景结合差 , 始终无法获得市场认可 。
其次 , 银行现金贷产品时效性虽可以满足场景需求 , 但申请门槛高、额度偏小 , 也无法完全满足医美分期需求 。
本质上 , 场景的深度结合 , 需要身陷局中 , 是“苦活儿”、“累活儿” 。 持牌机构基于自身能力和体制 , 很难做到与场景的深度融合 , 而部分优秀助贷机构完美把这些工作承接了 , 通过深度嵌入场景 , 结合场景客群需求 , 为对应客群提供了高度匹配的金融产品 。
金融行业向来同质化严重 , 但是可以结合自身禀赋和外部能力 , 在同质化的基础上做出差异化 , 医美金融则是成功的做到这一点 , 差异化的争取到了银行的优质客群 。
总的来讲 , 依托医美场景的医美金融 , 具备一定市场规模 , 同时客群优质 , 也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理财、商户端需求的空间 , 具备“小而美且高成长空间”特征 。
随着监管对利率管控 , 利率下行已是大势所趋 。 未来 , 金融的发展趋势 , 也一定是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 , 附加更多的非金融价值 , 通过场景结合增加客户粘性 , 形成自身生态和护城河 , 最终实现“跳出金融做金融” 。
【医美 拨开迷雾,还原真实的医美金融】(本文系镭射财经特约业内人士投稿)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脸部韩缇娜轻医美诊所:为什么脸部皮肤比身体皮肤差?找到原因了!
- 金孝宪美商榜0420-0426丨医生到底有多重要医生是医美机构的核心生产力
- 美容美聚美学|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从事皮肤管理医美行业?
- 金孝宪美商榜0420-0426丨医生到底有多重要?医生是医美机构的核心生产力
- 企业无惧医美术后恢复期·明欣药业开启“轻医美”术
- 需求韩缇娜轻医美:你的皮肤为什么会特别油?你大概不了解这些
- 玛吉五一假期适合做什么医美项目?效果好~恢复快~
- 艾顿艾顿整形:不做医美产品的贩卖者,而是医美文化的传播者。
- pp为什么会有妈妈臀?怎么减妈妈臀
- 波长别人已经生图直出,你还用遮瑕遮斑点?祛斑应该这么做|医美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