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在这个时代 , 欲望被无数广告、传媒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激发出来 , 但“自我”却一直没有得到鼓励 。 也许我们中国的文化 , 从来不是鼓励“自我”的文化 。 我们是一个不鼓励自我的社会 , 一个总数压抑和转移而非解决问题导向的文化 , 孕育出来的 , 不是过度负责的人 , 就是不负责任的人 。 为什么“自我”要用如此激烈的方式浮出水面?在浮出水面之前 , 曾经历过怎样的妥协 , 怎样面目全非的改写 , 到最后依然是隐隐的不甘 , 是哪一根最后的稻草 , 全面迸发了不可思议的冲突性和对抗性?多少人按照习俗在生活 , 因为这是一代又一代的人检验过的、摩擦系数最小的生活方式 。 在这个世界上 , 大部分都是随波逐流的人 , 顺应常态 , 按部就班 , 在生活中放弃质疑 , 迷失掉自己 。 因为 , 要活那么清醒干什么?在过去的文化中 , 我们没有从拥有自我获得什么益处 , 相反 , 我们从“孔融让梨”的文化中 , 从丧失自我、以他人为中心的表演中获得了好处 , 所以我们都会以我们的欲望为耻 , 以我们的需要为罪 , 我们把不解决问题视为美德 , 大地之上多少人都是这样走完一生 , 隐忍到老 。 但当有一天 , 在某一个临界点 , 当那个狂暴的“自我”突然现身的时候 , 为什么我们的各种设定会全部毁于一旦?

文章图片
渡边淳一说过 , 许多人都过着双面人生 。 有些人的隐秘人生 , 比小说更波澜壮阔 。 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人平静的外表之下 , 内心冰河的汹涌 。 也许每个人都像一个深渊 , 只是我们无从得知自己的深不可测 。 有时候 , 久被压抑的生命力被唤起了 , 但是同时唤起的 , 还有深不可测的折磨和痛苦 。 相比男性而言 , 其实女性更容易人格迷失 , 她们不是在爱情和婚姻中迷失自我 , 在孩子的一颦一笑中迷失自我 , 就是在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束缚中迷失自我 , 心甘情愿地追逐着充满假象的自我神话——身材曼妙(减肥) , 面容姣好(整容) , 品位出众(购置名牌) , 深陷其中、患得患失、不能自拔 。 我们的社会在转型 , 我们的欲望被释放出来了 , 当然也被过度的刺激出来了 。 但真正强健有力的“自我” , 还没有因为足够有力和温暖的触碰而发展出来 。 

文章图片
如果“自我”的现身 , 通常需要与一种很强烈、很磨砺人的东西相撞 , 那我觉得不一定只需要烈酒相助 , 登山 , 潜水 , 马拉松 , 搏击 , 骑行 , 穿越戈壁 , 做各种极限运动 , 在超越体能和心理的极限 , 到达某一个点的时候 , 都会发现触碰到了真真切切的那个自己 。 和那个隐藏在深深处的孤独自我 , 赤裸裸的自我 , 打一个美丽的招呼吧!每个人都能回到我们自己 , 一步一步走向更加独立、更加自由的状态 。 
对我而言 , 无需太多的心理建设 , 只要一开始心无旁骛地做事 , 整个世界的扰乱就仿佛都被隔绝了 , 于是 , 又变成了清清静静、了无牵挂的一个人 , 喜欢每天自己和自己嬉戏一会儿 , 天地之初 , 自由自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不知有多久了 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这一程的陪伴
 - -01-在独处中 人到中年,懂得安静的人,才会有丰富的人生境界
 - 有一句俗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睡早起的时间,早起的人更容易获取成功机会
 - 经常看到有人说 改变世界难于登天,改变自己从“心”开始
 - 聪明与智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缺少的 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才是智者,聪明的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 作者:黎荔人生下来 为什么你总是禁锁这扇好奇的大门
 - 所有的流浪,都能像落叶一样归根
 - 有多少喜悦或者忧伤,都是因为一次次习惯
 - 人生在世,唯有内心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 |赵露思被偶遇,在咖啡厅给朋友拍照有亲和力,脚下的厚高跟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