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成了吉剧团的一员 。
由于嗓音和外形条件好 , 宋晓英在团里担任报幕员 , 也就是现在的节目主持人 。
本文图片
宋晓英早年舞台表演照
02 天生就吃艺术这碗饭
宋晓英似乎天生就是吃艺术这碗饭的 。
误打误撞成为吉剧团的一员后 , 因为报幕表现好 , 宋晓英又被推荐去演电影 , 之后就顺理成章地走上了电影之路 。
1973年 , 武兆堤导演正在筹拍电影《平原游击队》 , 其他都准备好了 , 但始终未找到饰演翠屏的演员 。 后来剧组有一位副导演刚好看过宋晓英报幕的样子 , 她青春洋溢、声音清脆活泼 , 举止和神态都跟翠屏一模一样 。
就这样宋晓英走上了荧幕 , 自此正式开始了属于她的演艺事业 。
本文图片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 。
宋晓英出名算早的 , 拍完《平原游击队》后 , 凭借“翠屏”这个角色她就出名了 。
那时候宋晓英并未做过什么明星梦 , 就是一心一意的练功、练声 , 但是《平原游击队》上映后 , 一下子她就被大家注意到了 ,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认出她来 。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有点名气了 , 但她依然脚踏实地 , 只想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 只不过再在台上报幕时 , 她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
本文图片
宋晓英《平民游击队》翠屏剧照
后来 , 宋晓英被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 , 那一年她19岁 。
之后 , 宋晓英便接拍了好几部电影《金光大道》《锁龙湖》《萨里玛珂》《大河奔流》《丫丫》等 , 这一部部电影都为宋晓英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980年 , 宋晓英凭借领衔主演的文艺电影《苦难的心》 , 获得第2届小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女主角奖;
本文图片
《苦难的心》剧照
同年 , 宋晓英临时救场演了《刑场上的婚礼》 ,
她饰演的陈铁军与周文雍的真挚爱情打动了观众 , 凭借这个角色 , 宋晓英被更多观众看到 。
本文图片
宋晓英在她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 。
她发现电影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 她的人生注定与艺术相关 , 她注定是吃这碗饭的 。
1983年 , 据短篇小说《遗忘在病床上的日记》改编的电影《16号病房》上映 , 宋晓英塑造的乡村女教师刘春华非常成功 , 凭借“刘春华”她又获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
此时的宋晓英成为八十年代名副其实的当红影星之一 , 凭借精湛的演技和靓丽的外形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荧幕女神 。
本文图片
03 再攀高峰
宋晓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 , 她深知要在影视领域保持长青 , 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 。
在她的艺术事业达到第一个高峰后 , 她没有趁胜追击 , 而是急流勇退 , 沉淀自己 。
这种勇气和智慧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 但是宋晓英明白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
1984年 , 宋晓英在与达式常联袂主演人物传记题材电影《谭嗣同》后 , 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进修班进行学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疫”路有你
- |婆婆拿8万养老钱给儿媳妇救母:“我谢谢她,让我有了个好儿媳”
- |“人若强求,必损福气”:人老了才看透,人再争,也争不过天
- |“没有他我活不了了”,爱了这么久的他们终于官宣!
- 明兰|《知否》卫小娘临死前“扇明兰”逼她改口,是她为明兰最后铺的路
- |事实证明,让男人“上瘾”的女人,并不需要长得漂亮
- |《我的前半生》贺涵没娶唐晶的理由,才是万千女性想要的“爱”
- 彭于晏|在上海隔离40天,彭于晏“毁容式”近照曝光:这件事,比病毒更可怕
- |“男怕柿子女怕梨”啥意思?这样的深层含义,怪不得古人会忌讳!
- |中年女人动情后,会有“三不拒绝”,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