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期间 , 我们和家人隔离在了一起 。 我被迫旁观了老胡和我妈每天的“斗智斗勇” 。
因为我们白天上班会议很多 , 心地善良的妈妈主动包了做饭的工作 。
她是个很勤劳的人 , 虽然物资紧张 , 但每天还是变着法子烧不同的菜 。
【|【经历】德国女婿与上海丈母娘的“斗智斗勇”,还好不用我翻译】
本文图片
(四月蔬菜很紧缺 , 肉和面还有)
不过我妈妈总是成全别人 , 委屈自己 。
她会偷偷把新鲜做的饭菜留给我们 , 隔夜的饭菜留给自己(上海的朋友们 , 说说你们的妈妈是不是这样的?)【编者按:全中国的妈妈都是这样的】
但是很快老胡自己就发现了 。
他中午开完会走出房间 , 看到他的米饭是从电饭煲里现场盛的 , 而我妈自己的饭却好像已经盛了很久似的 , 有些干硬 。
于是 , 他就一个劲地问怎么回事 。
我妈哄骗他:“都是一样的 , 没有区别的” 。
老胡不信 , 他贼头贼脑地自己打开冰箱研究 。
这一打开不得了 , 他发现了里面各种昨天和前天的剩菜 。
于是 , 他开始语重心长地对长辈灌输“菜要排队的”理论:
“我们要先把旧的饭菜吃掉 , 不用每天做新的 。 这样你太辛苦了!”
但说话并没有作用 , 于是老胡便用实际行动进行“反抗” 。
他站起来把冰箱里的菜一道一道拿去微波炉热了一遍 , 又把饭换了一下 , 这才开吃 。
我妈急了:“不用换呀 , 你就吃给你弄好的 。 ”
老胡不听:“你说都是一样的 , 那换一下也没有区别 。 ”
吃饭时 , 我妈让老胡多吃肉 , 老胡问她:“你怎么不吃呢?” 我妈说:“我吃了吃了” 。
老胡检查了下盘子 , 问:“那你的骨头呢?”
我在旁边 , 看着这一来一去的两个人 , 心里暗自窃喜:“感谢上帝!他中文都会说了 。 不用我翻译了!”
除了吃饭以外 , 他们每天还针对各种时事进行辩论 。
我妈有很多聊天群 , 我爸有团购群 , 老胡有德国群 。 拼在一起 , 精彩的程度不亚于世博会 。
就像前阵子 , 我妈给老胡研究如何在医院小程序上预约(外国人的名字是不能按照护照的顺序写的) , 我爸研究怎么开车过去 , 他和我研究顺路能买什么日用品 。
真可谓跨团队协作 。
结果我找的地方不开门 , 还是老胡的歪果仁群比较给力 , 他找到了一个地方 , 外面看着不开门 , 要敲门才有人出来 。
因为还是买不到厕纸 , 我爸就发挥了洪荒之力 , 通过团购终于搞到货了 。
本文图片
(德国金屁股的最爱)
再说几个最近的感受吧 。
这周收到几个外国同事的告别邮件 , 他们任期将满 , 已经提前回自己国家了 。 根据expats的数据 , 85%预计会离开国内 。
老胡和身边的朋友通电话(他朋友在某江浙城市) , 说了楼下的意大利餐厅老板回去了 , 隔壁的法国人也回去了 。
我想 , 这对于来这边已经几年的人来说 , 做出这个决定或许不难 。
但是对于刚刚搬家到这里 , 拖家带口的 , 去和留肯定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
老胡马上要过生日了 , 这是他连续第三个在Lockdown的生日(前两年在德国 , 今年在SH) 。
为了让他的生日多少苦中作乐 , 我爸又一头钻进了团购群 , 搞到了一个黑森林蛋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分手|分手后,女人若坚持把心思放在这3件事上,那就真的输了
- 情书|超甜的情书文案
- 刘飞|【夜读】行走的岁月丨刘飞
- 新华小记者|新华小记者之声|妈妈 我爱你
- |【战“疫”前线】慰您心安 爱您如初
- |愿时光能缓,愿你笑靥如花
- 题记:所谓的见心见性 人生就是一场蜕变的过程,在经历中成长
- 恋爱|蔡岩峻|我为什么反对人们点评自己的前任?
- |岁月如同落叶,在风中飘落,不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