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 , 我的答案是:都不是 。
艺术与权利“喜结连理” , 之后合谋“杀”死了「她」 。
故事 , 从来不是笑料
我在文章的开头说过 , 这是汉纳的告别秀 。
在演出的整个过程中 , 汉纳多次提及「告别」 。
第一次提到告别 , 是汉纳谈及自己的身份标签时 。
决定退出的原因 , 是因为她在思考——表演脱口秀的意义在于什么?
一直以来 , 汉纳都在拿自己的标签开涮、自嘲 , 但自嘲意味着羞辱 。
汉纳说 , 「我靠自嘲有了事业 , 但我不想作贱自己了 , 更不想羞辱和我属于同一群体的人了 。 」
本文图片
说完这句的时候 , 台下的、她的观众们 , 给了她掌声 。
听到这里 , 你很难不为她鼓掌 , 你很难不站在她的这一旁 , 希望她能为自己带来快乐 , 而不是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 , 即便你就是那个“他人” 。
不必了汉纳 , 我宁愿少一份快乐 , 也不想要你羞辱自己来博取我的笑声 。
第二次提到告别 , 是她回忆起自己的自我认同经历 。
在去年 , 她没能有足够的勇气 , 与家人坦诚相待自己的身份 , 而这源于她内心深处的羞耻 。
她从历史中学到的是 , “她这样的人”是怪物 , 是罪过 , 所以她恨自己 , 她无法坦诚 。
本文图片
而长大之后 , 她即便明白了自己不是怪物 , 她也依旧没办法从羞耻中走出来 。
她只能用笑话来伪装故事 , 用不在乎来掩盖在乎 。
但是她现在 , 不想伪装了 , 所以她要告别了 。
本文图片
在这个舞台上 , 最后一次提及告别 , 是在她控诉完西方艺术史之后 。
汉纳说 , 讲故事 , 和讲笑话 , 是不同的 。
她想讲故事 , 不想讲笑话了 。
本文图片
还记得我最开始呈现的那个笑话吗——汉纳被一男子误以为是和自己女友调情的基佬 。
这件事在「笑话逻辑」中的结尾 , 在那个需要punchline的版本里 , 是男子向汉纳卑微地道了歉 , 而汉纳又借机和听众一起 , 嘲讽了他的“男子气概” 。
而事实上 , 在「故事逻辑」里 , 在真实的现实里 , 结尾 , 是那个男人以“自己有权教训她”的名义 , 狠狠地揍了汉纳一顿 。
本文图片
而汉纳不敢还手、也不敢去报警和就医 。
因为长久以来所有的文化、社训都告诉她 , 她是不正常的 , 她就应该受到暴揍 。
本文图片
在笑话逻辑的版本里 , 汉纳赢了 , 不仅风风光光地将伤害自己的男人踩在脚底 , 她还通过调侃自己的“不正常身份”、戏谑艺术史性别不公的方式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笑料 , 成为了出色的喜剧演员 。
而在真实的故事逻辑里 , 汉纳不得已承受了二次乃至无限次伤害 , 汉纳看不见自己的伤痛了 , 那些被歧视、被性侵、被伤害的伤痛 , 都被笑话逻辑一笑了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比妈宝男可怕千倍的“爸宝男”:事事报备,27岁和他爸睡一张床
- 除了你,我谁都不想要,不是你比谁都好,而是谁也替代不了你
- 感情对于女人来说 感情对于女人来说,比锦上添花更重要
- 缘分|月初,深情未落,缘分无比坚固,收获真爱,愿为爱改变
- 步走|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远比走得快重要很多,坚持下去,总会绽放。
- 爱情|假如一个男人对你动心了,通常会有这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 |同学生日宴归来,女儿问:“妈妈,我最好的朋友比我们富有吗?”
-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比不上婆婆在你老公心里重要?
- 彭于晏|在上海隔离40天,彭于晏“毁容式”近照曝光:这件事,比病毒更可怕
- 马克龙|马克龙父母出席儿子就职典礼!72岁母亲比儿媳嫩,儿媳女儿抢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