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自己 改变自己 超越自己(大全集)》近期必追好文,越看越上头( 三 )


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弱点而不去克服 , 难道也能得到像林肯那样的成就?其实 , 林肯并不是用每一个长处抵每一个短处以求补偿 , 而是凭伟大的睿智与情操 , 使自己凌驾于自己的一切短处之上 , 置身于更高的境界 。 只在一个方面 , 就是通过教育来补偿自己的不足 。
他用拼命自修的方法来克服早期的障碍 。 他非常孤陋寡闻 , 在20岁以前听牧师布道 , 他们都说地球是扁的 。 他在烛光、灯光和火光前读书 , 读得眼球子在眼眶里越陷越深 , 眼看知识无涯而自己所知有限 , 总是感觉沮丧 。 他填写国会议员履历 , 在教育一项下填的竟然是:“有缺点 。 ”
可见 , 林肯的一生不是沉浸在自卑中 , 而是对一切他所缺乏方面的全面补偿 。 他不求名利地位 , 不求婚姻美满 , 集中全力以求达到自己心中更高的目标 , 他渴望把他的独特思想与崇高人格里的一切优点奉献出来 , 从而造福人类 。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 自卑是由于一种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 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 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 , 多愁善感 , 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 自卑心理可能产生在任何年龄段和各种各样的人身上 , 比如说 , 德才平平 , 生命仍未闪现出辉煌与亮丽 , 往往容易产生看破红尘的感叹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 , 以至把悲观失望当成了人生的主调;经过奋力拼搏 , 工作有了成绩 , 事业上创造了辉煌 , 但总担心风光不再 , 容易产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叹;随着年龄的增长 , 青春一去不回头 , 往往容易哀怨岁月的无情和发出红日偏西的无奈……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 , 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境 。 它消磨人的意志 , 软化人的信念 , 淡化人的追求 , 使人锐气钝化 , 畏缩不前 , 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 , 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 , 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 , 真是害莫大焉 。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 , 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 。 自卑感的产生 , 不是其认识上的不同 , 而是感觉上存在差异 。 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 , 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 。 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 。 这些追求大多脱离实际 , 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 , 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 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 。 自古以来 , 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 , 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 。
强者不是天生的 , 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 , 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 , 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 。 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 , 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 , 竟紧张得一夜未眠 , 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 , 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 , 恐惧他人 。 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 , 专注踢球 , 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 , 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踢进了1000多个球 。 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 , 只需勇往直前 , 付诸行动 , 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
现在的问题是:假定你有一两种自卑感 , 而想加以利用 , 转弱为强 , 办得到吗?当然 , 这并不容易 。 但是办不到吗?也并非如此 。 有几位伟人的生平就是一部奋斗史 , 显示出借补偿作用而获得成就的可能性有多大 。 读达尔文、济慈、康德、拜伦、培根、亚里士多德的传记 , 就不会不明白 , 他们的品格和一生 , 都是个人缺陷形成的 。 像亚历山大、拿破仑、纳尔逊 , 是因为生来身材矮小 , 所以立志要在军事上获得辉煌成就;像苏格拉底、伏尔泰 , 是因为自惭奇丑 , 所以在思想上痛下功夫而大放光芒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