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风芳华 锅饼里原来有那么多文化

牧风芳华 锅饼里原来有那么多文化

文章图片

牧风芳华 锅饼里原来有那么多文化



外地一位朋友来到江苏徐州做客 , 在农村乡镇的路边发现一个店名 , 叫“朝排店” , 恰好店门关闭 , 看不到里面的经营项目 , 朋友很好奇 , 就问:这个店是卖什么的?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看到这个店名 , 朋友很好奇 , 猜不出这个店是干什么的 , 就向我请教 。 其实 , 苏北和鲁南地区的当地人 , 对这个名称一点不陌生 , 几乎每天都在餐桌上能见到 。
这个朝排 , 严格起来应该叫朝牌 , 就是古代文武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着的笏板 , 象牙做的 , 四方四棱 。
而朝牌店是做朝牌饼的 , 相传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有故事的 , 朝牌饼是为了纪念明初大忠臣方孝孺的 。
方孝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誉为“读书种子”的大儒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 破城之后 , 在金銮殿上 , 方孝孺怒斥朱棣 , 并把朝牌砸向他 , 朱棣一怒之下 , 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 , 灭十族 。
方氏一族有少数隐没姓名的逃了出去 , 后来 , 方孝孺终于被平反 , 流落他乡的方姓人才敢恢复原姓氏 , 携儿带女回到故乡 。 为了纪念先祖 , 他们用面做了似笏板的朝牌 。 一代代做下去 , 越做越精 , 越做越好 , 成了当今人民喜爱的食品 。
朝牌的制作方法独特 , 夜里两三点起来把面和好了 , 放上碱 , 揉成成面团 , 做条子 , 再把炉子生好 。 切条、烘烤、出炉 , 看着简单 , 但是制作工艺却不能马虎 。
【牧风芳华 锅饼里原来有那么多文化】制作朝牌 , 全用活面 , 发面和烤制的技法均有讲究 , 面要和得匀 , 揉要揉得韧 , 掷要掷得长 , 擀要擀得薄 。 朝牌炉内装炭火 , 四壁滚烫 , 烤炉只留小小的圆口 , 技术精巧的师傅 , 往炉内贴朝牌 , 不能绕着炉子转 , 做到站位固定 , 并遵照“仰掌前推 , 勾手后贴 , 从左向右 , 左右开弓”的口诀 , 一般在两分钟左右贴满一周 。
小小一个“朝排店” 原来蕴含那么多当地的文化底蕴 。 对此 , 大家这么认为呢?欢迎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