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知道 , 除了描述贾家奴才的那几句之外 , 上面这段话就没几句是真话 , 可凤姐还能说得跟真的似的 , 这种以假乱真的口才 , 也只有她有 。
本文图片
但凤姐没读书 , 这么有水平的话是怎么说出来的?
这只能说是源自她自幼成长的环境 。 金陵王家有权有势且家大业大 ,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 看得多见得多听得多 , 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比别家孩子能吸收更多的养分 。 而这种养分就是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学问 。
所以 , 王熙凤会管家 , 懂账目会生财 , 会玩权术有心计 , 还懂谋略会布局 , 这些学问和本事能让她很好地在婆家立足 , 能讨长辈欢心 , 但却无法让她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和婚姻 , 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王家的教育对她的熏染 。
凤姐有才能 , 却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她内心有极端自私自利的一面 , 有损人利己不择手段的一面 , 那种杀伐决断 , 不是普通家庭能濡养出来的 。
所以凤姐懂得很多生存技能 , 甚至包括谋略和权术 , 她虽有这些学问 , 但却缺少对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深刻感悟 。
金陵王家的权势 , 让凤姐天生地就觉得自己应该高人一等 , 做什么事都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 而这样的后果 , 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 如果不是凤姐碰巧接济过刘姥姥 , 那么她亲生女儿的结局将不堪想象 。
本文图片
王熙凤只有小聪明 , 但缺少大智慧 。 而这个大智慧 , 也是造成她和贾母之间差距的原因 。
凤姐不读书 , 不懂得一些道理 , 贾母同样识字不多 , 但贾母靠着自己的年龄和见识 , 补充了这部分缺憾 , 她读的是人生这部大书 。 宝钗曾笑说她来贾府后留神观察几年 , 觉得凤姐再怎么巧 , 也巧不过老太太 。 这是很中肯的评价 , 凤姐耍的是小聪明 , 但贾母是有一定智慧的 。
凤姐生于四大家族末世 , 没有机会见识太多 , 在眼界上就比贾母缺了一层 , 年龄小自然阅历浅 , 贾府一倒 , 她也就更没有机会去历练自己了 。 而贾母从史家嫁到贾家连头带尾五十多年 , 见过的东西经历的事 , 足以支持她把世事消化成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处事哲学 。
本文图片
凤姐的人生缺了贾母的那部分历练 , 她的贪婪本性也不足以克制她人性里的缺点 , 她不多的学问和才智能让她在耍完小聪明后面临几近众叛亲离的局面 , 和贾琏的缘分也走到尽头 , 这是十分令人叹息的 。 她如果能像探春她们那样知书识字 , 再多点学问和人生历练 , 也许不会酿成命运的悲剧 。
【|宝钗曾笑说凤丫头不如老太太,凤姐和贾母相比差距究竟在哪里】参考资料:《红楼梦脂汇本》 , 曹雪芹著 , 脂砚斋评 , 岳麓书社 。 《青年与学问》 , 唐君毅著 , 天地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曾几何时 当你指望枕边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输得很惨
- |《谢谢你,不曾离开我》近期必追好文,越看越上头
- 汪国真曾说:“君子浩海之气 世上的爱情和婚姻有很多种,并不是每一种我们都能理解
-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一段婚姻可以成就一个女人 女人离婚后,是选择单身好还是选择再婚好?
- 关注文字:山湖云海往事不堪回首!曾几何时 青春时光美好的向往,总会带上书本上所描绘的浪漫与纯洁
- 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 喜欢对你泼冷水的人,一定不是真心为你好的人
- 图片来源于虞恋莎一首歌《假如爱有天意》是这样写的:年少的我们曾以为 你懂我的山河万里,我懂你的万里挑一
- 我们都是时光中的流浪者 有一个你曾温暖过我的生命,有一段岁月以你命名
- 文/笔耕时代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张爱玲曾说过:“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男人遗憾的不仅仅是那个女人,也是曾经那个青涩的自己
- |周杰伦《稻香》创作原因曝光,曾为其捐4200万,网友:再听已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