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经济学领域中 , 中产阶级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概念 ,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 , 中产阶级的界定标准其实比较模糊 。
中产阶级还可以被称为中产阶层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它指的是生理需求 , 安全需求 , 感情需求 , 尊重需求这四方面得到了满足 , 但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未曾满足的阶级 。
这几大需求都来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自我实现需求呢?这就需要当事人在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了 , 只有当他思考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之时 , 他才更有可能实现阶级跨越 。
本文图片
从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来看 , 中产家庭的基本消费支出占年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下 , 在一线城市中 , 中产家庭的年收入至少要在30万以上 , 其他城市则需要保持在20万以上 。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 家庭年收入位于6~50万属于中等收入群体 , 这一指标看似是中产家庭的指标 , 但从实际情况而言 , 这远远达不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 。
一个最为理想的贫富差距情况应该是像橄榄核一样 , 高收入和低收入者属于少数人 , 大部分人都应该是中等收入及中产阶级 , 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 大部分中等收入家庭却仍在温饱线上挣扎 , 他们既够不上中产家庭的物质标准 , 又比财富末端的低收入家庭更为焦虑 , 就这样不上不下 , 很难看得到前方的希望 。
本文图片
这个时代是如此的重视经济效益 , 物质水平越高 , 幸福感就越强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升 , 中国的中产阶层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 尽管各地区的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因消费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但根据上一年度的统计数据可知 , 截止到2021 , 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到7亿人左右 , 一线城市月收入达3万元以上 , 二线城市月收入达1.5万元以上 , 三线城市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 这才是中产阶级的标准 。
【中产阶级|中等收入群体的悲哀:三套房、100万现金、天天跑滴滴,无安全感】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群体占大多数也是最符合理想状态的财富结构 , 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 本就应该在建设国家的同时拥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
本文图片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 , 大多数中产阶级压根不觉得自己归属于中产的范围内 , 不用说感受安全感和幸福感了 。
中产阶级的年收入门槛深刻的揭示了一件事 , 那就是物质决定幸福的时代远没有结束 。
当人们面对着中产阶级陷阱和中等收入的尴尬时 , 不少网友表示 , 自己都快掉进钱眼里了 , 三套住房加上一个商铺 , 每年能赚200万元左右 , 可他仍旧没有安全感 , 总是想方设法的赚钱 。 毕竟上有老下有小 , 若是再不攒点钱 , 这点资产根本无法保障以后的生活 。
还有一些网友说出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悲哀 , 二线城市三套房 , 100万的现金 , 但心里总是充满着焦虑感 , 必须要天天跑滴滴赚钱 , 毫无安全感 。
本文图片
相信中国绝大部分处于中等收入群体的人都是依靠着过去的努力打拼和省吃俭用才存下这么多钱的 , 纵使他们已经在职场上奋斗了许多年 , 可是这群企业的高管 , 都市丽人仅仅是表面风光 , 背后仍胆战心惊 , 如履薄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婆婆强夺大权苛待儿媳,丈夫收入全上交,儿媳哭诉孩子没有奶粉钱
- |亲戚问收入,男人想说两万,被妻子从桌子底下掐了大腿后,改口八千
-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们的亲戚朋友问你的收入时 亲戚朋友问你的收入时,你会不会说实话,
- 对于很多女人来说 一个嫌弃你收入低的女人,本质上就是没那么爱你了
- 本文转自:深圳新闻网总第180期买老坛酸菜送洗脚盆???回去自己再加点料?论·投其所好“...|一周冰纷播|网传LV将年入300万以下统称无收入群体
- |“公婆一个月收入1万2,带亲孙女还要钱,真抠”“谁生的谁养”
- 4000收入什么水平?国企员工:不敢想那么高,只求过3000
- |夫妻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该如何弥补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 相亲|相亲遇到两个女生,一个高学历颜值一般,另一个低收入貌美动人,该选谁?
- 被动收入之中视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