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转载:《相亲的选择自由》( 三 )


“聊得来”看似是一个无形的标准 , 在提出者没有给出更为具体的解释时 , 我们很可能把它归结为一种飘忽的感觉 。 但实际上 , 它是基于客观现实的 , 比如相似的教育背景、不相上下的家庭条件、差距不大的收入水平等等 。 说白了 , 还是门当户对 。 我们以为网络相亲给予了更多的自主权 , 使我们不再依据父母给出的框架进行挑选 , 但最终会发现 , 自己的选择和父母的选择 , 并没有相差很远 。
也不是一切都没有改变 。 在钱岳的调查中 , 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男性应该专注于工作 , 女性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家庭?“50后”“60后”回答时 , 支持或反对 , 男女两方的答案差不多 。 “90后”回答时 , 男性明显比女性更加表示支持 , 性别观念的差异特别显著 。
对配偶年龄的选择上 , 男性表现出 , 随着年龄的增加 , 他们越来越想找比自己年轻更多的女性 。 比如 , 25岁的男性 , 通常想找23~27岁的女性;30岁的男性 , 普遍选择23~29岁的女性;而40岁以上的男性给出的答案 , 是希望找到22~30岁的女性作为伴侣 。 而女性 , 不论什么年龄 , 在调查中给出的答案始终是:想要找与自己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男性 。
此外 , 和相亲角反映的状况如出一辙的是男女对教育的重视 , 以及重视的理由 。 男性偏好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 更倾向名校毕业 , 理由是 , 未来能更好地当妈妈 。 女性同样重视教育程度 , 但没有人提出 , 关注男性的学历是觉得高学历者能成为更好的爸爸 。 同时 , 在有着高等学历的女性中 , 相当一部分人表示 , 未来不一定会选择生育 。
综合这一系列的调查结果 , 中国男性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侣始终是贤妻良母 。 在家庭观念、性别分工上 , 男女双方有着越来越大的差别 。 似乎 , 更高的教育 , 更多地改变了女性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 但对男性的观念改变非常小 。 当男性和女性的想法越走越远 , 而他们又认为小小的搜索框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潜在理想对象可以随意挑选 , 不必去改变自己时 , 聊得来的人还会存在吗?
娜娜觉得相亲中最核心的问题不是你挑我、我挑你 , 而是沟通 , 是如何表达自己 。 她说 , 两年前刚刚开始网络相亲时 , 她通常是表面故作潇洒 , 内心绷得很紧 , 拿着手机挑选对象 , 只要发现对方有一点点不合适 , 拔腿就跑 。 现在 , 她慢慢放松下来了 。 她发现 , 想要交往 , 一定要赶紧把网络上的人拉到现实中见面 , 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联结 。 相亲是一种仪式 , 门当户对也是一种仪式 , 生活总是需要仪式的 。
本文转自网络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 , 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
关注公众号
【相亲|转载:《相亲的选择自由》】鼓励支持小编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