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是个小山村 , 后面有座小山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 爹就在山上开山卖石 , 早出晚归 。 石头采多了 , 卖不动时 , 爹和娘就拉回家 , 积攒起来盖房子 。 每到下午四五点钟 , 娘就牵着家里的老黄牛上山 , 帮着爹抬石装车 , 装一地排车 , 然后从山后拉回家 。 那时山路是沙石路 , 又比较陡 , 下山时 , 爹在前面驾车 , 但爹一个人阻不住一车石头的重力 , 娘就踩在车尾巴后面 , 车尾巴磨着山路“吱吱”响 , 增加阻力 , 一点点地往下放 , 车放到山下 , 再套上黄牛拉回家 。 到家时 , 经常黑天了 , 爹和娘再把石头一块块从车上卸下来 , 堆在宅基地里 。 我家有三栋房子 , 两栋是石头房子 , 配房厨屋、院墙也是石头垒的 , 另外一栋房子 , 堂屋地基、墙的一半也是用石头垒的 , 都是父母从山上一块一块地拉回来的 。
本文图片
为了盖房子 , 爹和娘没少出力 , 晚饭也来不及给儿女做 。 我是老大 , 娘拿我这个男孩子当闺女使唤 , 放学后就让我做饭 , 还兼顾照看弟弟、妹妹 , 我十几岁就学会了做饭 , 尽管做得不咋的 , 但能让他们吃上热乎的、现成的晚饭 , 他们很知足了 。
爹和娘也像姥爷、姥娘一样勤劳、会过 , 生活也是紧巴巴的 , 还是借钱供我上的大学 , 但娘没有动过用银圆换钱的心思 。 在她心里 , 银圆积淀着姥爷、姥娘生活的艰辛 , 也寄托着老人对舅舅、姨娘以及后代们的牵挂和祝福 。 姥爷、姥娘早已作古 , 每每看到银圆 , 娘就念叨起两位老人 。
如今 , 爹和娘都已年过古稀 , 他们也想着把银圆分给我们兄妹四人 。 但因为银圆只有七块 , 娘有点为难 , 少给哪个孩子一块 , 她心里都过意不去 。 我帮娘出了一个主意 , “直接把银圆分给孙辈” , 因为老人家孙子、孙女 , 外孙、外孙女正好七个 , 尽管我只有一个儿子 , 我也希望这些银圆能传给她老人家的每个孙辈 。 娘同意这么分下去 , 说找个大家都在的时间分银圆 。
本文图片
其实 , 怎么分 , 对爹和娘以及儿孙们来说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把银圆所蕴含的精神财富能传承下去 。
【银圆|坊间‖分银圆】对于好多人来说 , 银圆是个稀罕物 , 但这几块银圆也值不了几个钱 , 其经济价值对于现在富足的生活来说更是可有可无了 。 但对我们而言 , 仍是无价之宝 。 这银圆不多 , 每个孙辈只能分到一块 , 但银圆里有传承 , 传承着老人的爱心和祝福 , 传承着老人最传统的想法:除了勤俭持家 , 还要记得祖上的功德 。 正如曾子所言 , “慎终追远 , 民德归厚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校园|【校园风采】李璐‖重拾信心
- 木工|文荟‖匠心与规矩
- sda|风景‖当日出越过山涧,梦中的人总会出现在身边
- |【母亲节特辑】母 亲‖唐语蔓
- 情话|发给男朋友的情话‖微甜
- |张静凯‖写给天堂的爸爸
- |微观点‖如何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 谷万华|书评‖女子当向阳(谷万华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 |青苹‖返家前夕随想(外一首)
- |晨溪‖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