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告别回不去的过去,劫后重生,我们一起好好活着吧!( 二 )


疫情|告别回不去的过去,劫后重生,我们一起好好活着吧!
本文图片

以上是两个让我们哭的分享 , 再说两个让我们笑的分享:
其一是HuanXin里的段子手乡见合作社的徐心怡 , 她是以设计师的身份投身乡建领域 , 起初从城里到乡村以为是可以得到某种天性的释放 , 谁知仍然处于无法停歇的忙碌 , 甚至可以说是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 。 这次上海疫情她被封控在上海郊区的家中 , 那里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是不能出门) , 她却在被迫按下暂停键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 她很意外的发现原来邻居当中竟然有很多小红书的生活达人 , 就在小区里就可以跟着他们一起过“早咖晚酒”的生活 , 一点都不憋屈 , 反而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 认识他们之后又忽然发现原来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外包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 , 远比自己雇佣的要出色的多 。 她发现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 只要能让他找到热爱 , 就可以实现一专多能 , 对一个公司来说可能是危机时刻必须裁撤的冗员 , 换种合作机制就有可能是人才的释放 , 对彼此都是更好的共赢(就像凌晨那样) 。
其二是已经把HuanXin当作方法论融进自己的公司治理模式当中的怡成的赵宇(对 , 通常人们知道她都是因为她是郎园最早的操盘手) , 在外人看来她是风风火火的东北姑娘 , 能喝酒爱吃肉 , 说话娓娓道来 , 春风化雨式的把单子拿下 。 她说了一个最近发生的故事 , 他们团队去北京的郊区团建 , 没想到遇到疫情就全体被封闭在那个村子里 , 她开始以为大家会慌 , 就安慰大家说带的吃喝和用度足以支撑 , 没想到大家很快就习惯了 , 在这突然慢下来的时间里 , 她发现了大家不一样的一面 , 更深入 , 更从容 , 把原来想讨论的问题想的更清楚了 , 她也就更大胆的做自组织的实践 , 把每个人都推到一线 , 让每个人都成为来之能战的战斗单元 。 她现在在外面交流时经常会说“其实没遇到什么困难” , 其实就是因为她已经有了一个随时把困难消化在前面的团队 , 同进同退 。 最近她也被疫情封控在家里 , 开始有时间好好做做家务 , 可以有大段的时间好好读书 , 她刚买了一本《道德经》准备好好重读 , 才发现原来家里早就买了两本 , 她说这就叫“不外求” , 答案其实就在自己身边 , 遇到事了 , 别急 , 别慌 , 没准就是好事 。
疫情|告别回不去的过去,劫后重生,我们一起好好活着吧!
本文图片

另外还有两位的分享很特别 , 可以说是疫情下人间百态的第一视角 。
被封在上海城里家中的张羽说了一个小故事 , 让我们看见了众多有关上海负面消息下的人性闪光的一面 , 她说他们小区最开始活跃起来还真是因为团购买菜 , 但那天忽然群里有人求救说是哮喘发作必须马上急救 , 结果也就大概几分钟的时间她就看见群里开始组织起来 , 物业也很快起来 , 第一时间拿到了通行证 , 然后就看见人被抬出来送上了急救车 。 她感慨住进这小区这么多年 , 这回是第一次认识了这么多邻居 , 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邻里互助 。 她同时也意识到这样的应急机制背后的组织逻辑 , 当人们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基础 , 能够通过理性的机制有效的分工合作 , 其实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
而因为去泰国探亲过年回国就一直在外地隔离的果然导演则给我描述了另外一番人间景象 。 回国这段时间他先是在南昌隔离 , 后来应邀去了厦门 , 又在厦门隔离 。 出国前他其实就做好了回来要隔离的准本 , 甚至随身自带了小冰箱 , 然而他还是没有预料在南昌、厦门这样的城市 , 在防疫的高压下 , 他会面对怎样的处境 。 最极致的一次 , 他和阳性患者也就一墙之隔 , 能听见在那样的境遇人是怎样被对待的 。 他说是在那时他想起了《遗愿清单》 , 脑子里开始重排意义体系 , 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什么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 他说庆幸的是在南昌和厦门都有本地的Xin使在 , 很快就接到了他们的投喂 , 他关在里面也就不再害怕 。 他说这时的HuanXin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 , 能够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重建安全感 , 这对于处于这样一个乌卡时代的个体来说 , 很重要!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