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乳房的变化( 二 )


有硬块别惊慌
方壮威医生说,当女性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硬块时,首先不要惊慌失措,大多数的硬块都不是乳癌,而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如纤维腺瘤、纤维囊肿 。但是,自我检查时若发现硬块,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
方医生说:“触摸到硬块时应立刻找医生检查,医生将会详细作腋下、乳房的检测,也会安排乳房x光扫描及超声波诊断,以确定硬块的存在和病变的可能性 。”
除了乳房有结节或肿块之外,乳癌的其他迹象,还包括乳头不正常下陷、乳房皮肤出现凹陷、乳头有异常渗出液,尤其是血样分泌物,就应提高警觉 。
生活与饮食习惯
可避开胸口隐藏的痛
乳癌,近年来正严重威胁全球妇女的健康 。
鹰阁医院妇产科顾问方壮威医生说,乳癌是欧美妇女的首号杀手,新加坡妇女现今的发病率虽然比欧美妇女少,但是这些年来,新加坡妇女乳癌的发病率却不断攀升 。
若以新加坡妇女25%年增长率与欧美妇女10%年增长率来估计,10至20年后,新加坡妇女的乳癌发病率也许会很快攀升到同等比例 。
方医生举例说,1968年至1976年间,每50个新加坡妇女中有一名患上乳癌;1988年至1992年的发病率增加1倍,根据1993年至1997年的资料显示,发病率已增加到2.37倍 。
喂奶的妇女患乳癌机率低
方壮威医生说,要防治乳癌,妇女除了可定期自我检查外,还可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长期进行预防,或可减少罹患乳癌的机会 。
他说,目前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的乳癌发病率最高;中国女性的乳癌发病率则是最低的,但当中国妇女移民到美国后,她们的发病率却与美国当地妇女相仿 。这可说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居住环境都与乳癌的发生有所关连 。
过去,流行病学家已有研究发现,乳癌高发地区的日常饮食普遍含有大量脂肪及动物蛋白,如美国人食物中含有的脂肪和动物蛋白为日本人食物的3倍,因此美国人的乳癌发病率亦是日本人的3倍 。在日本,家庭富裕的女性,其乳癌发病率比贫穷的女性要高8.5倍 。
要预防乳癌,首先不妨了解哪些是乳癌高危险妇女群,她们包括有家族病史,有近亲如母亲或姐妹曾经得过乳癌,那得乳癌的机率就较一般人高 。
此外,曾经罹患乳癌的人也属于乳癌高危险群 。
过度肥胖的女性得乳癌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高,特别是停经後变胖的女性,得乳癌的机率就增加,因此饮食和运动也是预防乳癌的方法,停经後妇女应控制体重 。
方医生说,蔬菜水果吃得太少,也会稍微增加得乳癌的机率,少脂肪多蔬菜的饮食习惯,节制脂肪及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确实能预防乳癌 。
过量饮酒的妇女,得乳癌的机率也较一般妇女为高 。因此,妇女应避免过量饮酒 。此外,妇女生产后不应放弃喂母奶的机会,有研究证实,喂奶的妇女罹患乳癌的机率也比较低 。
自我检查技巧不同
效果也不同
最近,加拿大卡柏尔公司(gabrielleholisticinc)制造及进口了一种称为“sensability”的“乳房自我检查感触垫” 。
卡柏尔公司执行总裁林永达说,决定代理“乳房自我检查感触垫”是时不时发现周围有妇女罹患乳癌,每次听了都很不好受 。他说:“本地妇女也许并不是不知道乳房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但是工作繁忙,往往一天天拖延下来,渐渐的就疏忽了,也有一些即使发现了肿块,却因为各种原因而延误了看医生 。”
在公共教育方面,林永达说,他个人认为,在本地,教育妇女防治乳癌时,往往较倾向于推介妇女进行x光检查,而较为忽略自我检查 。他说:“自我检查是很重要的,欧美妇女在这方面的认识就比较足够,因此欧美妇女的乳癌死亡率较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